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寻访千名法律受援人

2014-12-04 15:09:1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12月4日起,由浙江省杭州市司法局牵头、杭州市13个区、县(市)司法局联动开展的“十大法治惠民行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寻访1000名法律受援人,为其提供全方位、全免费的法律服务。作为杭州市“司法为民服务月”的一项“重头戏”,本次活动是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出击、服务群众的又一创新举措。

  近年来,杭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不断创新法治惠民形式,为建设法治杭州、平安杭州作出了新贡献。

  全城寻访千名法律受援人

  遇到纠纷想找“和事佬”调解?遭遇欠薪不知如何维权?受了伤没钱进行司法鉴定?年纪大了想办理遗嘱公证?……只要您符合受援条件,一支由资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调解员等组成的“超级法律服务团”,就是您的“专属顾问”,让您的法律难题迎刃而解。

  本次“开展十大法治惠民行动,寻访千名法律受援人”活动,涵盖了司法行政10项法律服务,包括:寻访100家中小企业,专业律师提供“法律体检”;寻访100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寻访100个欠薪民工,讨回辛苦工资;寻访100个法律援助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寻访100个疑难纠纷案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寻访100个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寻访100个低保受援人员,提供免费司法鉴定;寻访100个纠纷当事人,和事佬提供义务调解; 寻访100个医患纠纷患者,努力定纷止争;寻访100个交通事故纠纷当事人,努力达成和解。

  “‘寻访’二字,体现的是司法局主动服务的姿态。我们不仅要主动对接群众的法律需求,还要主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通过这样的法治惠民行动,不断拉近司法行政与老百姓的距离。”杭州市司法局局长吴声华表示。

  法治惠民促和谐

  吴声华说,近年来,杭州市司法局在“法治惠民”上不断创新理念,开拓载体,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法律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老百姓扎扎实实办实事。

  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这几年,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打造品牌调解节目、金牌和事佬评选活动等多种形式,杭州市全力打响“和事佬”品牌。今年1-10月底,全市4391家人民调解委员会、17386名调解员共调解纠纷83415件,成功率98.8%。

  今年6月7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与27家志愿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259名律师成为杭州市法律援助资源库首批志愿律师,极大地充实了杭州法律援助资源库。杭州市还出台了全省首个地方性法律援助工作标准———《杭州市法律援助工作标准》。对于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逐步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已成为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工程的一张“金名片”。

  为了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杭州市不断加大普法力度,推出便民法律服务。比如,打造西湖法治文创中心、钱江新城法治汇、运河法治文化带等一系列普法品牌项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一站式”法律服务。

  此外,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还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进社区(村)”,启动“法治(律师)行动在网格”。做好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保驾护航。不断加强司法执法公信力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法治 浙江领导干部“必修课”
·浙江: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浙江
·浙江慈溪:为消隔阂 执行法官干起“苦力”
·浙江宁波检察院:专项检察收监“三类罪犯”
·浙江东阳:警民联调化解矛盾
·浙江瑞安:“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当好“压舱石”

·浙江瑞安:“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当好“压舱石”
·浙江:抵制七类违法 安全文明出行
·浙江临海:“小和尚”撞响社区矫正“大钟”
·浙江绍兴:“拓荒者”推动司法鉴定“入轨”
·建设法治浙江的司法行政力量
·浙江江山:“民意警务”很潮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