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司法厅打造并推行“指尖上的普法”

2014-12-04 14:54: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今天是“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浙江省司法厅正式推出微信公众号“浙江普法”,这也是浙江法制报与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合作的又一新媒体普法项目,为我省新媒体普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目前,运用新媒体普法已成普法新趋势,全省各地方普法部门都在运用时下人气较高的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社交工具,打造“指尖上的普法”。

  微信:跳出传统感受鲜活

  据悉,“浙江普法”开设“资讯”、“专题”和“服务”三大菜单,每个菜单都设有多级栏目。其中,“资讯”栏目会定时更行普法资讯,“专题”会详细解读当下热门方针、政策和活动,“服务”则主要体现该微信公众号的线上线下活动。

  11月28日下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四届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和百名优秀人物(以下简称“十大百优”)座谈暨先进事迹报告活动召开。“浙江普法”微信公众号为此特别设立了“最美人物”栏目,选取了“十大百优”中的12位优秀司法行政人。考虑到文字和照片不足以展现他们的个人魅力,“浙江普法”别出心裁,利用音频形式,录制了12位优秀司法行政人的心声,跳出传统的阅读模式,让网友切实感受到新媒体的鲜活感。

  网站:转型升级专家助阵

  2010年12月,普法网站“钱塘法治网”转型升级为“浙江法治在线”,由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普法办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浙江法制报承办。

  “浙江法治在线”作为经省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站,是全省第一家集法律宣传、法制信息、法律服务、法律监督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网站汇集了省内最顶尖的法律专业团队,为网友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法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还设立了由两个专家团队组成的高级法律智囊团:一个是由全省14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组成的团队,另一个是由全省律师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与精英律师组成的高级法律顾问团,都可以为百姓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论证、诉讼服务。

  同时,网站注重新闻的深度挖掘,避免新闻的同质化竞争,特别推出常设专题“法眼看新闻,专家有话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微博等形式,在全面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从法律角度进行解读。

  微博:法律服务时刻在线

  在浙江法治在线网站的基础上,浙江法制报开通了“浙江法治在线”、“浙江微博律师团”两大微博。其中,“浙江法治在线”微博主要发布并更新全国、全省最新的法治动态和最新涉法事件,及时发布《浙江法制报》报道、“浙江法治在线”网站独家重大新闻等,并与网友互动,架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沟通的桥梁。据统计,“浙江法治在线”微博在新浪和腾讯两大平台上,已吸引约30万粉丝关注。

  “浙江微博律师团”成为目前全省汇集律师数量最多、服务类别(律师执业方向)最齐全的公益性律师服务团队的新媒体。据悉,目前已有200多名律师参与到“浙江微博律师团”,对新闻进行深度解读,提供大量专业权威的观点。截至目前,新浪、腾讯两大平台关注该微博的粉丝约有5.3万。

  新媒体普法形式多样

  2011年12月,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普法办、浙江法制报联合创办《浙江普法手机报》,这是我省“六五普法”的亮点,也是一款特色品牌项目。

  《浙江普法手机报》的微言堂、法治资讯、司法行政、法律视点等板块,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手机用户带去最新法律资讯。近年来,浙江法制报还相继承办了平安杭州手机报、萧山司法手机报、杭州法院手机报、金华法院手机报等多种政法部门手机报。

  此外,浙江法制报利用现有新媒体平台还承办了很多普法活动,成效颇丰。比如“浙江法治在线”网站每年都会举行全省领导干部网上学法考试,通过网上答题等形式,增强领导干部学法自觉性;连续4年承办由省委宣传部、省互联网办公室主办的“全省互联网法律道德知识竞赛”,今年的竞赛新增了微信答题方式;连续3年承办由司法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普法办主办的全国法制动漫微电影大赛等。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法治 浙江领导干部“必修课”
·浙江: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浙江
·浙江慈溪:为消隔阂 执行法官干起“苦力”
·浙江宁波检察院:专项检察收监“三类罪犯”
·浙江东阳:警民联调化解矛盾
·浙江瑞安:“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当好“压舱石”

·浙江瑞安:“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当好“压舱石”
·浙江:抵制七类违法 安全文明出行
·浙江临海:“小和尚”撞响社区矫正“大钟”
·浙江绍兴:“拓荒者”推动司法鉴定“入轨”
·建设法治浙江的司法行政力量
·浙江江山:“民意警务”很潮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