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云山出席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

刘云山:维护网络安全 建设网络强国

   2014年11月24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在启动仪式上发表维护网络安全 建设网络强国讲话。

    刘云山说,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给社会进步注入巨大活力。网络安全、网络发展相辅相成,离开了安全堤坝,网络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每个网民、每个公民自身的安全,设立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顺应社会期盼,推动形成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良好环境。[详细]   

公安部网安局:共建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文明

  11月30日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主题日,也是本届宣传周收官之日。公安部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和谐网络”的网络安全大讲堂活动。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顾建国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讲,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详细]

“网安启明星”工程全国推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11月29日,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在京举办“网安启明星”工程全国推广启动仪式。在全国推广“网安启明星”工程也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安部十一局总工程师郭启全呼吁社会各届要高度关注青少年用网安全,号召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与教育部门主动沟通配合,全面推广“网安启明星”工程。[详细]

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万家

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进万家”知识普及活动以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为出发点,向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发放《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手册》、《电信网络安全知识手册》、《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手册》,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避免网上金融交易风险等相关知识。

上海:网络违法犯罪情况 网络诈骗呈高发态势[详细]

天津:开展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详细]

广东:启动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详细]

广西:深入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详细]

江西:“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昌启动[详细]

 网络安全贴士

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1.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2.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

3.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软件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QQ上传过来的不明文件等。

如何防范U盘、移动硬盘泄密?

1.及时查杀木马与病毒;

2.从正规商家购买可移动存储介质;

3.定期备份并加密重要数据;

4.不要将办公与个人的可移动存储介质混用。[详细]

网络安全贴士: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钓鱼网站、病毒、木马程序。在不明来历的网页、电子邮件链接、附件中,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病毒、木马,一旦打开,这些病毒,会造成文件丢失损坏、信息外泄、甚至导致系统瘫痪。

计算机日常使用中遇到的异常情况有哪些?

计算机出现故障可能是由计算机自身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或病毒引起的,主要包括系统无法启动、系统运行变慢、可执行程序文件大小改变等异常现象

计算机中毒有哪些症状?

1.经常死机;

2.文件打不开;[详细]

 开展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10至19岁人群比例占24.5%,青少年逐渐成为网民主力军。网络的繁荣发展,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社交、在线教育、网上购物、网络搜索等活动在青少年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青少年又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网络安全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侵害。[详细]

    

    当下在线网购已经越来越日常化,网络购物不但可以轻松搜罗目标商品,还能足不出户轻易实现“货比三家”,省时、省力、省钱。然而,由于网络购物对商品摸不到、触不着,各类商品质量问题、商家不诚信现象,交易诈骗乃至快递延期或丢失等问题也层出不穷。[详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销开始改头换面,穿上了“电子商务”、“投资理财”、“私募基金”、“网游盈利”、“资本运作”、“股权投资”等“网络马甲”。这些时下流行的商界专业词迷惑了大众的眼睛,犯罪分子在网上建立传销系统,拉人加入、信息传递等所有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更具隐蔽性。[详细]

互联网违法举报中心对公众招募网络义务监督员

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公众体验展上,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首次对公众招募网络义务监督员。据了解,网络义务监督员的门槛不高,只要年满18岁,常与互联网“亲密接触”,且具备一定互联网知识和操作技能,都可以在www.12377.cn网上报名。但义务监督员的责任可不轻,他们将负责举报网上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公众宣传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安全上网的知识。[详细]

互联网违法中心提醒谨防网络色情信息入侵

根据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该中心共接到网民举报954268件,其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举报715586件,诈骗有害信息举报107890件,暴恐音视频有害信息20461件,网络侵权有害信息17105件,其他侵害网民权益的有害信息93226件。淫秽色情、诈骗有害信息举报位居前列。对网民的各类举报,举报中心均于第一时间核查并转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举报中心再次表示欢迎广大网民积极举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举报网址:www.12377.cn。[详细]

网络安全贴士:

保护网上购物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核实网站资质及网站联系方式的真伪,尽量到知名、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

2.尽量通过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切忌直接与卖家私下交易;

3.在购物时要注意商家的信誉、评价和联系方式;[详细]

 
 

2014年11月30日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当中,公安部公布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1、辽宁:入侵韩国网站盗窃韩国网民银行存款案

2013年,辽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成功打掉一个非法入侵韩国网站盗窃韩国网民银行存款的特大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扣押涉案资金200余万元、车辆16台。

2013年1月,辽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网上有人发布“高价收购韩国银行资料”等信息。经查,自2012年起,黑龙江网民王某龙(男,26岁,黑龙江人)纠集他人在辽宁丹东成立游戏工作室,通过互联网买卖韩国游戏币和韩国银行账户信息牟利,其贩卖的韩国游戏币主要来自王某(男,31岁,贵州人)、孙某(男,27岁,黑龙江人)犯罪团伙。进一步调查发现,王某,孙某犯罪团伙自2012年起从事盗窃韩国网民银行存款犯罪活动。其犯罪过程是:首先由王某联系黑客入侵韩国网站植入木马,当韩国网民浏览被入侵网站时,木马将自动植入网民使用的计算机,并窃取网民的网银账号和密码;然后,再由孙某登录受害人网银,将卡内存款直接转移至洗钱团伙提供的韩国银行卡并通过ATM取现,或者购买游戏点卡、充值卡等方式变相提现。据统计,仅半年时间,该犯罪团伙就先后对100余家韩国网站实施入侵,受到木马感染计算机达千余台,盗窃韩国网民银行账号密码4000余组,盗窃资金折合人民币1000余万元。

2、江苏徐州:“5·28”跨国网络赌博案

2014年5月,越南警方向中国警方通报,发现多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在越南运营一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赌博网站。此案交由江苏省徐州市公安机关办理。专案组经缜密侦查,发现一个跨中国、越南、缅甸三国,运营网络赌博网站的犯罪团伙。2014年9月,中国、越南、缅甸统一开展了打击跨国网络赌博联合执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9名。其中,中国公安机关出动300余名警力,分别在江苏徐州、浙江杭州、广东珠海、云南德宏等27个地市抓获周某(男,29岁,浙江温州人)等赌博代理团队犯罪嫌疑人86名,查扣涉案电脑423台,冻结涉案赌资人民币6400余万元,涉案车辆4辆。越南、缅甸警方及时将抓获的33名犯罪嫌疑人和查扣物品移交中方。此次联合执法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跨国网络赌博犯罪活动。

3、江苏徐州:手机植入木马盗窃案

2014年2月19日,江苏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接淘宝店主郝某报警称,有“客户”以定做服装的名义发送“图片”,致使手机被植入木马,损失近2万元。经查,该案主要实施植入木马犯罪嫌疑人为姜某(男,24岁,湖北恩施人),姜某假借订做服装名义向受害人郝某手机发送样品“图片”,致使郝某手机被植入木马。其次姜某通过嫌疑人李某(男,25岁,辽宁营口人)查询被害人郝某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最后利用以上信息将受害人卡内余额洗出至刘某云(男,24岁,湖南长沙人)处销赃变现。2014年3月19日,徐州市公安局出动警力76名,成立27个抓捕组,奔赴辽宁、湖北、湖南、福建、广西、海南等14省29个地区开展了抓捕行动,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7名。其中木马作者2名、手机木马代理商4名、木马免杀人2名、包马人19名、洗钱人7名、收卡人2名、利用伪基站发送钓鱼信息人1名,扣押涉案电脑33台、手机45部、伪基站设备1台,成功捣毁了这一系列利用手机木马实施盗窃的犯罪团伙。经初步查证,该团伙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涉及案件受害人260余名。

4、浙江:传播手机木马盗窃台湾民众电信资费案

2014年6月,台湾警方通报,自2013年8月以来,传播手机木马盗取电信资费类案件在台湾岛内频繁发生,犯罪分子以亲友、供电公司、快递公司的名义,向受害人发送含有木马网址链接的短信,受害人使用手机访问该链接后,木马会自动植入并控制受害人的手机。犯罪分子使用受害人被控制的手机购买游戏点卡,并通过互联网销售变现。

根据台方通报线索,专案组迅速锁定主要犯罪嫌疑人位于浙江金华。2014年8月28日,专案组出动170余名警力,分别在浙江金华、福建龙岩、吉林延边、上海和四川成都等地开展统一收网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查扣作案电脑230余台,查封资金人民币249万元,扣押保时捷等汽车4辆。经查,自2013年起,犯罪嫌疑人杨某组织黑客王某、孙某彪等人制作、传播针对台湾智能手机的木马程序,并取得受害人手机控制权。为迅速盗取被控制的手机电信资费、逃避侦查,杨某还与福建龙岩和吉林延边的犯罪团伙串联,由福建龙岩团伙负责接收台湾被害人手机支付验证短信并上网充值购买虚拟币,由吉林延边团伙负责虚拟币的套现及网上销赃。初步核查涉案金额达2000万元人民币。

5、山东济南:利用伪基站实施网络盗窃案

2014年7月,济南市民张某某报案,称其于7月15日收到10086发来的积分兑换现金礼包的短信。受害人随即登录了短信上的网址,并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和该银行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然后下载安装了客户端。随后,张某某银行卡内资金自2014年7月18日至7月22日被人分15笔消费共计人民币68313元。

专案组工作发现,这15笔消费主要通过“网银在快”“连连银通”“苏宁易付”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和“京东商城”购买手机等商品。经工作,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张某抓获归案,缴获伪基站设备1套、笔记本电脑1台、作案汽车1部。经查,嫌疑人程某某(男,30岁,山东济南人)、张某(男,29岁,安徽宿州人)通过网络联络策划实施网络盗窃活动,程某某负责用伪基站向受害人发送冒用移动公司的中奖信息,在获取嫌疑人信息后,张某结合手机木马截获的受害人手机短信将受害人银行卡内资金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转出并购买商品。

6、湖南长沙:“5·25”攻击敲诈香港金融网站案

2012年2月至6月,香港警方先后接到16家香港金银及证券投资公司报警称,有不法分子威胁公司向湖南、上海等地银行账号汇入人民币10万至30万元,否则将对其公司网站发动网络攻击,以阻断其业务开展。据不完全统计,香港的16家金银及证券投资公司每日成交量总计达440亿港元。香港警方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安部并请协助侦办该案。

接到香港警方案件线索通报后,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湖南公安机关开展侦破。2012年6月20日,专案组在公安部指挥下开展统一抓捕行动,分别在湖南长沙、上海、湖北等地成功抓获肖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打掉一个非法从事网络攻击敲诈的团伙。经查,该网络攻击敲诈团伙为牟取不法利益并逃避侦查打击,决定将香港金银及证券投资公司网站列为攻击目标,并组织网络流量对网站发动攻击,然后通过网站在线客服的QQ号码与被攻击网站进行联系,实施敲诈勒索。在这次系列攻击敲诈勒索过程中,该团伙非法获利人民币共计46万元。

7、重庆:“8·25”国家CN域名解析系统遭网络攻击案

2013年8月25日0时6分,国家CN域名解析系统主节点服务器遭受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网络链路拥塞、服务器性能下降,部分CN域名网站访问缓慢或中断。经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截至10时许,国家域名解析服务逐步恢复正常。

攻击事件发生后,公安部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侦查,发现此次攻击的目标为某游戏私服网站,犯罪嫌疑人通过控制僵尸网络向国家CN域名解析系统提交该网站的解析请求,占据了解析系统的大量资源,直接阻碍了互联网用户对CN域名网站的正常访问。经缜密侦查,重庆公安机关发现了组织实施此次攻击的是“阿布”攻击小组,并查明自2012年10月以来,“阿布”黑客攻击团队以敛财为目的,以黑客攻击为手段,利用互联网多次实施敲诈勒索,危害巨大。9月4日,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专案组在山东青岛一举抓获了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5名,此后又陆续在各地抓获该团伙其他成员5名。与此同时,专案组还查清了具体实施网络攻击的犯罪嫌疑人藏匿在泰国。9月26日,经协调泰国警方,5名藏匿于泰国的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获。2013年11月22日,该5名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国。

8、河北张家口:“4·23”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2012年12月28日,河北张家口警方获悉,该市高新区某写字楼的一家个体公司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随着深入调查,一个专门利用非法获取的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药品、保健品和收藏品推销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2013年3月4日,专案组趁势撒网,将张某、田某一举抓获,现场查扣3台电脑、非法获取的信息详单10600余条及电话、银行卡、网银支付器等大量涉案物品。经查,这家个体公司有三位“股东”:驻守在张家口的张某、田某和盘踞在北京的杜某,三人分工十分明确。张某和田某负责多渠道收集他人个人信息进行网络电话营销,杜某则根据信息中的有意购买者要求进行备货发货。随后,警方根据线索,赴广东东莞和湖北孝感等地,抓获涉嫌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顾某、武某、李某等人,查获被获取和贩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1000余万条,缴获作案银行卡500余张,作案电脑近百台。

据介绍,获取和贩卖个人信息犯罪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联系,目前已经形成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利益链。上游是一些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将在工作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地提供给他人;中游是在互联网形成的数据交易平台上,大肆出售信息以牟取暴利;下游则是犯罪分子利用这些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推销产品、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9、江苏淮安: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诈骗案

2014年6月份以来,江苏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陆续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银行卡上的钱被盗刷。经查,2014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朱某飞自己制作手机木马病毒并伪装成“移动积分兑换.apk”等文件,将病毒销售给郑某、王某文、李某昊、谢某成等4人,并由王某文架设钓鱼网站,上传木马程序,伪装成移动公司积分兑换激活客户端,然后联系张某铭、刘某使用伪基站冒用移动公司客服号码在江苏、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等地发送诈骗信息,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资料,利用受害人下载到手机上的木马软件拦截验证码短信,最后通过洗钱商王某思等人以快捷支付的方式购买话费、电费、游戏点卡大肆盗刷银行卡,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受害群众达10万余人。目前,8名嫌疑人已有6名被依法批捕,2名被取保候审。

10、江苏淮安:“8·7”特大网络诈骗案

2014年8月,江苏省淮安市局网安支队通过工作在互联网上发现:犯罪嫌疑人使用江苏南京、扬州、淮安等地的三个无线上网卡登陆维护管理“上海城市建筑大学”等46所虚假高等教育院校网站,涉及14个省、直辖市,并伪造该批虚假高等教育院校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在网上进行兜售,涉嫌诈骗犯罪。

经过前期大量细致的调查摸排和线索查证工作,专案组先后派出21个抓捕小组、110余名警力分赴全国11省24市开展抓捕工作。先后抓获岳某力、程某、杜某林等犯罪嫌疑人50名,上网追逃4人,扣押涉案车辆7辆、电脑45台、手机51部、银行卡100余张以及各类资质证书、学历证书成品、半成品1200余份。另捣毁制假证窝点一处,扣押打印机9台,电脑4台,刻章设备1套,各类假大学印章、签名章700余枚。在抓捕工作的同时,专案组还抽调人员梳理出全国“虚假大学”945所,涉嫌办假证人员25626人及通过“民教网”后台审批通过学生信息248073条,毕业证书号247578条,涉及的高等教育院校共有1667所(其中727所有备案号)。

  结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维护网络安全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配合。规范网络不良行为,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共同构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长安策划:策划/李镕良(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