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瑞安:“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当好“压舱石”

2014-12-03 11:02:11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浙江省瑞安市依托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有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通过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瑞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陈松昌介绍说,目前,瑞安市910个行政村和18个居民区的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规范率达到了90%以上; 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健全,村级治安联防队(护村队)建有率也达到了90%以上。今年以来,瑞安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了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前,部分村居因管理乏力,导致许多矛盾纠纷没能及时有效地排查化解,一些人找不到申诉渠道,造成了不必要的不稳定因素,给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这也是我们开展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建设工作的主要原因。”瑞安市综治管理工作中心主任林发展说。

  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管的都是实事。据了解,每个村都组建了一支由村两委干部兼任主任、治保员、调解员、巡防队和网格员组成的服务队伍。社会服务管理室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有必要的办公设施,建立和落实治保、调解、治安安全防范等力量的协作制度,每月还向镇街社会建设和管理服务中心上报《综治工作情况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报表》。

  瑞安市委政法委将汀田街道香桥村、塘下镇五方村、陶山镇金山村和飞云街道石碣门村等4个村,作为全市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规范化试点。社会服务管理室主抓2项工作,一项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排查村里各类矛盾纠纷,通过村调解委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另一项是积极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动员广大党员、村民参与群防群治,减少各类案件发生。

  有的村在建立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后,大大改善了治安状况,比如香桥村。香桥村是一个移民村,全村1520人中,有900多外来流动人口。虽然房屋出租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定收入,但也带来诸多隐患:垃圾乱堆乱丢,生活环境不容乐观;人员出入复杂,治安形势严峻,刑事案件发案高。

  今年6月,瑞安市社综委、汀田街道以及村两委开展调查,针对香桥村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着力健全村级服务管理室组织机构,并在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下足功夫。

  根据香桥村的地理特点,方案提出将村子改造成封闭式小区,设置几个有保安24小时值勤的出入口,对出入车辆和可疑人员进行盘查登记;建立4座治安岗亭,组建一支12人的治安巡防队伍在夜间对全村进行巡防; 投入三四十万元,安装监控和门禁智能系统等,增强居民的安全感。这些措施实施以后,香桥村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三成和四成。

  一天凌晨1时20分左右,香桥村的巡防队员在前进巷巡逻时,发现前进巷2号的铁卷门开着,一名男子在门外张望,遂上前询问。男子二话不说,拔腿就跑。这时,屋里又跑出2名男子。巡防队员立即追赶,将其中一名男子抓住并送到汀田派出所。原来,这3名男子正打算在前进巷2号行窃。根据被抓男子的口供,民警随后在一家商务宾馆抓获了另外2名男子。

  看到香桥村的显著实效,瑞安市的其他村级服务管理室也逐步推开。为确保全市村级社会服务管理室规范化建设顺利实施,瑞安市将这项工作纳为镇街平安综治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开展不力、达标率不到90%的镇街,扣除年度考核分。而镇街也将对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的服务实效进行考核,与评先推优挂钩。

  另外,瑞安市平安办、综治办加强监督,适时组织开展督查指导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存在问题的镇街实行综治预警。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建设法治浙江的司法行政力量
·浙江江山:“民意警务”很潮很贴心
·浙江宁波镇海:试行当事人选择陪审员
·浙江法院:公开“零时差” 避免选择性
·浙江宁波鄞州交警用“天网”瞄准“毒驾”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评选收官
·浙江检察院:严惩“老赖”及职务犯罪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宁波鄞州检察院:完善涉众案件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