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足不出户可观看审案从立案到庭审网上全操作
浙江法院公开“零时差”避免选择性
目前,浙江法院1783个审判法庭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在全省90个看守所建成92个远程视频提讯室,所有开庭案件实现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
“现在开庭,传罪犯吴英到庭!”2014年7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吴英死缓减刑案在浙江省女子监狱开庭审理。
除了庭审现场的人,还有很多人看到庭审过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吴英减刑案庭审过程视频放在7月7日刚刚开通上线的浙法公开网上,所有人都可直接点开庭审视频观看。
吴英减刑案并不是“特殊的一个”。《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浙江法院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可以在浙法公开网上看到庭审网络直播。
“浙江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始终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处处长姚海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浙江高院整合全省法院现有司法公开平台,建成阳光、透明、便捷、高效的“网上司法社区”,将全省法院应公开事项“一网打尽”,全部置于阳光之下,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符合时代需求的司法公开服务。
公开审理案件全部上网
“公民不需预约,可以随时走进浙江任何一个法庭,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理的案件。”姚海涛说。
据介绍,为扩大庭审公开范围,浙江法院广泛运用电视、网络、广场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庭审过程。截至目前,浙江法院1783个审判法庭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在全省90个看守所建成92个远程视频提讯室,所有开庭案件都可以实现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
浙法公开网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司法信息公开的集约化管理,当事人、诉讼代理人通过智能手机、家庭电脑等不同设备,远程参与诉讼,过程信息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实现案件审理的实时互动和审判流程公开的‘零时差’,避免了选择性公开。”姚海涛说。
在姚海涛看来,这不仅可以让百姓足不出户观看法庭的全部审理过程,也可以让审务督察人员随督察法官庭审活动。相当于给庭审管理和庭审公开“装上了动力强劲的引擎”。
记者了解到,浙法公开网还开通了“互联网办案平台”,实现网络立案和网络庭审。
“事实简单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如物业、交通事故赔偿、网购纠纷等案件,经诉讼当事人双方同意,法官可组织进行网络视频庭审或调解。”姚海涛说,民商事案件中,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就可以尝试网络庭审。
目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待条件和技术成熟后,拥有众多华人华侨的文成县、青田县等地,也能利用该平台实现跨国审案。
曝光老赖信息154万余条
10月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执行非住宅房屋时案外人主张租赁权的若干问题解答》,以期破解房屋执行中的虚假租赁难题。
执行难、难执行一直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一大顽症。近年来,浙江法院以阳光司法建设为载体,探索建立起执行业务移动办公、办案活动远程指挥、案件信息即时采集“三位一体”数字执行模式。
据介绍,从2012年开始,浙江法院大力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除了在法院门户网站上公布执行案件的有关信息,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身份证件、住址、涉案信息等,还向省信用中心提供未履行生效裁判的失信信息154万余条,使“老赖”在融资、投资、经营、高消费、注册新公司、获得荣誉等方面受到限制,有力促进了信用浙江体系的完善。
“法院要查找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过去往往需要一家银行一家银行地跑,而现在通过点对点信息查控系统,执行人员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查询。”姚海涛介绍说,浙江法院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在浙52家商业银行的网上专线查询被执行人存款系统。该系统开通以来,已查询被执行人存款118万人次,查到存款余额1745亿元,13.8万件案件得以执结。
网络拍卖所有涉诉资产
网络司法拍卖如今已在全国法院推广,而第一个尝试网络司法拍卖的,就是浙江高院。
过去,因为串标围标、低价拍卖牟利、暗箱操作,容易形成潜规则,传统拍卖屡受诟病。2012年6月,为最大限度推进执行标的物处置的公开透明,浙江法院将执行标的物在淘宝网进行公开、透明、零佣金的司法拍卖。
姚海涛说,两年来,从一片争议中毅然将司法拍卖搬上淘宝网;从一辆汽车开拍到房产、工厂、土地、股权等逐项成交;年成交额从千万元到上百亿元;从大胆试水到一枝独秀,再到全国法院纷纷跟进,浙江法院在司法拍卖领域进行的这场改革令人瞩目。
据统计,截至目前,浙江有103家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完成拍卖6150余件,拍卖标的物几乎包含所有涉诉资产,成交拍品平均溢价率48.62%,总成交额119亿元,为当事人节省2.6亿元佣金。
全国法院都在学浙江之时,浙江法院又开始了新开拓——10月9日,浙江法院对外委托机构信息平台启用,法院委托的鉴定、评估、拍卖,无论其机构信息还是委托过程,全部对社会公开。
姚海涛说,正是公开,才能让老百姓有机会感受到公平和公正,正是公开,倒逼了公平和公正。
(记者 蒋皓 文/图)
·浙江宁波鄞州交警用“天网”瞄准“毒驾”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评选收官
·浙江检察院:严惩“老赖”及职务犯罪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宁波鄞州检察院:完善涉众案件办理工作
·浙江:“警调衔接”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浙江江南:司法确认制度破解“调而不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