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醉驾”,“毒驾”的危害性更大。然而,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毒驾”,至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近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交警大队尝试运用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让“天网”当“哨兵”,让发现“毒驾”变得相对精确容易。
日前,鄞州交警在横街高速立交桥附近设卡检查。他们拦下了向某驾驶的灰色轿车,对他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向某不仅“醉驾”,而且是“毒驾”。
设卡检查只是打击“毒驾”的常规方法,需要卡点执勤的交警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哪辆车的驾驶人有问题。“天网”的使用,则使发现“毒驾”变得相对容易。
11月5日,鄞州交警通过“天网”系统,用“电子眼”扫描来往车流,成功查获一起“毒驾”。这也是鄞州交警抓获并自行处理的首例吸毒驾驶机动车案件。
据悉,当天11时45分,一辆蓝色高尔夫轿车途经鄞县大桥一电子监控卡口时,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的“天网”系统立马发出警报声。指挥中心立即通知路面执勤交警在下一个路口将这辆轿车拦下。经过调查,交警确认驾驶员吕某“毒驾”。
“11月初以来,我们查获3起‘毒驾’,前两起都是通过‘天网’自动报警查到的,第三起是警务通‘提醒’发现的。”鄞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说,与“酒驾”相比,“毒驾”更加隐蔽,而科技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的作用。
鄞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说,《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明确要求持有驾驶证的吸毒人员主动注销驾驶证,但至今仍有人心存侥幸,不肯注销。鄞州交警就将近3年有吸毒史、没有到车管所办理相关手续的驾驶人列入黑名单。一旦他的车上路,高清摄像头扫描到后,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指挥中心会命令路面执勤交警进行拦截并进行检查,确认或排除是否“毒驾”,整个过程就是让“天网”来充当第一发现者。 (董力军)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评选收官
·浙江检察院:严惩“老赖”及职务犯罪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宁波鄞州检察院:完善涉众案件办理工作
·浙江宁波鄞州检察院:完善涉众案件办理工作
·浙江:“警调衔接”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浙江江南:司法确认制度破解“调而不结”困局
·浙江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