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杭州:“12368”司法热线效果显著

2014-12-01 07:24:0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一号对外”服务群众“解放”法官

  ——浙江杭州中院“12368”司法公开服务热线的辐射效应

  

  11月19日一早,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郎长华翻看着每日一报的“12368”来电情况总结。这是司法公开服务热线7月1日开通以来的“早课”,他在追踪该热线是给法官添加包袱了还是减负了。

  11月18日来电48起,同日该院结案增加52件,法官开庭44个。这是普通日子中的一天,记者在杭州中院热线平台听着此起彼伏的“叮铃铃”电话铃响,看到法官在办公室书写判决、审判庭开庭。

  “在司法认知和社会认知有一定距离、司法权威亟待提高的现实环境里,法官一天接两个电话,办案情绪和精力难免受干扰。”郎长华设想,“12368”能否成为“法院系统的110”?它不仅是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信息交互的热线,也是当事人与法官的庭外“缓冲带”,让话务员相对超脱地处理和分流事务性来电,让法官更能集中精力办案,用判决来回答社会提问。

  为让“12368”像“110”一样妇幼皆知,杭州中院到处广而告之“一号对外”,便于当事人实时查询、咨询、提供执行线索及反映干警作风问题。内部建立热线网络,各部门确定联络人和负责人,热线平台4名法学本科毕业的话务员“来电必登、及时回复”。

  一位当事人的上诉材料移送到杭州中院后私下达成和解,赶紧拨打“12368”“请不要立案”,话务员王锐挂掉电话联系立案庭,果然法官正在进行系统输入,稍晚几分钟就点击立案了。

  “那只能按照撤诉处理,诉讼费减半也要5000元呀。”当事人想为王锐打个“非常满意”以示感谢,王锐开玩笑地说:“为我手动点个赞吧。”

  遇上这样的来电是茶余饭后的“香料”,但也有火急火燎拿起电话就骂人的。一个申请执行人找不到杭州辖区法院的执行员,中院执行局电话也没人接,便带着一肚子火拨通“12368”。话务员卢姗姗了解情况后一键转接执行线索举报中心,得以及时处理。

  随着“12368”知晓面扩大,接到来电呈每月递增趋势,从7月的320起增至10月的722起,11月将突破900起。其中52%为查询案件信息,16%为诉讼咨询。4位话务员每天从8时30分到17时为当事人提供细心的热线接听和信息处理服务。案件是否受理、案号、审理或执行进展、开庭日期、承办法官等案件信息,通过系统几秒钟查询及时告知当事人;对于立案调解、管辖规定、诉讼费收费标准及审理期限等程序性法律问题,也都烂熟于心,一次性告知。

  而今,立案庭副庭长夏强再也没有接过突然而至的查询电话,民二庭副庭长徐鸣卉也减少了这方面的负担。曾经接起电话被骂半个小时也是办案“概括承受”内容之一。前不久还有当事人边发牢骚边问徐鸣卉,“你是不是也想撂电话了”、“是不是听得不耐烦了”,她只能一遍遍回答:“这是我的职责,但无论怎样我还是那句话,案子正在审理中,请耐心等待。”不堪其扰的法官总结过经验,面对无休止的质疑宁可沉默也不能情绪化讲错,否则当事人骂你两小时事小,他们还可能拿着录音断章取义上网投诉。

  夏强介绍,热线直接答复率为93.5%,咨询答复率为6.5%,绝大多数事务性来电都经平台直接处理掉了。刚入职不久的刘岩说,接起电话看到联机的电脑上显示一长串来电记录,听到高八度的声音心里就要“咯噔”一下,怕自己处理不好。为使热线不仅仅是接线电话,更是全院法官的电话小秘书,以辅助分流事务性工作,杭州中院经研究考察出台制度,组织话务员培训,领导不定期抽查,每日了解掌握来电及处理情况,每周分析研判,优化处理方式和答复内容,统一处理口径。

  “12368”一号对外,好记宜拨。有的当事人“爱上打这电话了”,每天换个问题来咨询;有的当事人索要个人微信号,“不给就不挂电话”……面对各型各款的当事人来电,话务员除了学习业务知识,还每日做着来电提问注意点笔记。

    话务员罗珊用4000多字记录了33个疑难问题的解答要点,在热线平台分享。“接到来电大部分都能处理,即便是要法官电话的,也要先问问什么问题,如果是提交材料等我们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再麻烦法官。”她说,让法官集中精力裁判,当事人有话最好说到法庭上。

  在浙江高院“12368”运行情况通报里,杭州中院来电数量和接听率保持全省中院领先位置。郎长华曾冒充当事人打过“12368”,抽查接电情况,抽查热线平台与立案、执行联动机制运行情况。他说,下一步将强化与审判、纪检的对接,让热线平台更有效处理诉讼辅助性事务,并分类处理投诉信访,这也符合法院内部分工精细化的趋势和方向,让法官专心致志地应对那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八方来音

  话务员罗珊用4000多字记录了33个疑难问题的解答要点,在热线平台分享。“接到来电大部分都能处理,即便是要法官电话的,也要先问问什么问题,如果是提交材料等我们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再麻烦法官。”她说,让法官集中精力裁判,当事人有话最好说到法庭上。

  在浙江高院“12368”运行情况通报里,杭州中院来电数量和接听率保持全省中院领先位置。郎长华曾冒充当事人打过“12368”,抽查接电情况,抽查热线平台与立案、执行联动机制运行情况。他说,下一步将强化与审判、纪检的对接,让热线平台更有效处理诉讼辅助性事务,并分类处理投诉信访,这也符合法院内部分工精细化的趋势和方向,让法官专心致志地应对那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记者 孟焕良 通讯员 王 莉)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十大百优”评选收官
·浙江检察院:严惩“老赖”及职务犯罪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法治公安”建设乘东风再续升级版
·浙江宁波鄞州检察院:完善涉众案件办理工作
·浙江:“警调衔接”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浙江:“警调衔接”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最高检组织部分特约检察员赴浙江开展调研
·浙江江南:司法确认制度破解“调而不结”困局
·浙江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浙江政法召开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