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11月24日启动。在宣传周活动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上,各大互联网企业和机构纷纷通过演示、公众互动的方式,现场讲解网络安全风险,为广大网民支招。
“没WiFi没法活”,“蹭网”一族小心中招
“没WiFi没法活”,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时下,一部分手机用户习惯使用公共WiFi上网,甚至产生严重的依赖症。
“我们身边的WiFi热点,并非每个都是安全的,有的可能是钓鱼WiFi。”在奇虎360公司展区,工作人员提示大家“WiFi有危险,蹭网需谨慎”。
记者现场看到,一个WiFi热点模拟了钓鱼WiFi的工作原理:通过手机连接上该WiFi后,用户所浏览过的网页、图片,以及登录的账户和密码等信息,随即被窃取。
“这就是钓鱼WiFi。”工作人员建议,在公共场合,最好使用大型商家、主要运营商提供的WiFi热点,不要使用蹭网程序。此外,工作人员还提示,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一些免费的公共充电器也会被不法人员在接口处做手脚,进而窃取公众个人信息,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扫一扫”藏风险,不要见码就扫
“只扫一下二维码,账户中的资金就被盗窃一空,这也太可怕了!”在体验展上,一位观众看完工作人员的演示后不禁感叹道。
扫描二维码消费,如今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消费方式。然而,一些用户并不了解,二维码已成为病毒传播的新渠道。不法分子会将木马程序或者其他非法链接伪装成二维码,只要用户扫描该二维码,手机就会中毒。
腾讯公司相关技术人员支招说,最好的防范就是在扫描之前,首先了解二维码的出处;其次,使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扫描软件并安装手机安全管理软件。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接受记者采访时给网民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不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程序;二是注意保护账号和密码;三是应用程序要及时更新。
(记者 张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