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陈玉国:爱说理的一线老交警

2014-11-20 09:49:2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他是一位干了一辈子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老民警,本可再干几年清闲工作就安然退休,却以过硬的业务本领和坚强毅力,主动请缨去一线站好最后的岗,为几十年的从警生涯再添亮丽一笔……他就是56岁的陈玉国,广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三堆交警中队民警,他家里珍藏的几枚警功章述说着他的骄人业绩。

  主动请缨 要到任务繁重的岗位上

  2009年春,四川省广元市三堆交警中队中队长蒲天冬找到大队领导,请求选派富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民警到中队工作。这一消息很快传到陈玉国的耳朵里,他的心里开始不平静起来: 地处山区的三堆中队所管辖的国道212线紧邻白龙江,道路环境复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然而这个中队只配备了一位正式民警,如何能搞好管理工作?……已经50岁的陈玉国再也坐不住了。

  陈玉国找到大队领导请求出征。没想到领导却犯了“难”:“老陈是位工作卖力、经验丰富的老骨干,派他去无可争议。但是到山区交警中队工作可不是件轻松事,工作起来没早没晚,恐怕身体吃不消。”老陈几番软磨硬泡后,终于得到了调往三堆中队工作的指令。

  说理执法 暖心话化解抵触情绪

  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陈玉国特别注意科学执法,把人性化执法贯彻到执法全过程。他常说:“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只是一种手段,让违法者认识到违法的危害性,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是目的。”他常用暖心的话语和耐心解释来拉近被处罚者的距离,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

  在一次执法时,老陈发现驾驶人刘某驾驶一辆面包车超速行驶。在对其纠正过程中,刘某蛮横地对他说:“赶紧滚开,不然老子撞你。”见此情形,老陈微笑着对刘某说:“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遇事不要急,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刘某听后,愣住了。原来,当天他爱人生病了,他正急着送爱人去医院。“交警同志,对不起啊,我也知道超速行驶危险,只不过我太急了。但就你对我这态度,我认罚!”老陈听了是这种情况后,立即说:“我陪你先去给你家属看病,回来你再接受处罚。”事后,刘某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而且还和陈玉国成了朋友。

  在多年的一线工作中,陈玉国在执法中遇到纠缠、吵闹、刁难甚至侮辱他的情况数不胜数,他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对象,归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说理工作法”。即:说理服众法、灵活处置法、感情温暖法、微笑化解法、自我调节法。通过“说理执法”取得了纠违无投诉的业绩,真正实现了执法“零过错”、群众“零投诉”,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暖心暖胃 巡逻车上有“秘密装备”

  从调到中队的那天起,陈玉国不仅出色完成了秩序管理、事故预防和处理等工作,而且还为相关职能部门反馈了大量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许多情况得以及时沟通,许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老陈还有两件“秘密装备”。在他驾驶的巡逻车后备厢里,一个放在铁架子里的八磅水瓶特别显眼。中队辖区范围广,人手不够,常常一上路就五六个小时,老陈就动手做了个铁架子固定热水瓶。有了这个装备,一天下来,一车人都能喝上热水。另一件是装有医用纱布、酒精和藿香正气液等常用药的便民箱。路上巡查,经常遇到晕车或突患疾病的人,乡村买药不方便,老陈的便民箱正好就派上了用场。

  老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把老百姓的事办好了,警民感情就更深了。”在他身上随时有一个挎包,将群众的需求和急需解决的事情都写在本子上,将群众办理的驾驶证、行驶证放在包里。面对群众的求助,总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竭尽全力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解决实际困难。(柯林 田志林)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