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边防支队勐马边防派出所将辖区村寨相邻的10至15户群众划分为一个班,在每个班选聘1名有影响、有威望、热心治安管理工作的群众担任班长,配合派出所开展治安管理工作,并轮流值班组织村民巡逻,开展联防联治,织就一个严密的边境治安防控网。实现了勐马镇从“治安问题镇”到“平安示范镇”的华丽转身,4年未发生过治安群体性事件。目前,普洱市政法委在全市推广了这个所的成功经验。
搭建平台构建防控网络
“报告邱警官,有4个外地人拿着长刀往勐马街道去了,可能是搞暴力恐怖的坏人。”11月7日上午,云南普洱边防支队勐马边防派出所民警,根据辖区“班户联防”班长的举报,成功制服了4名企图袭击群众的“暴徒”。
这可不是真的暴恐袭击,而是勐马边防派出所的网格化边境治安防控演练。此前,云南省普洱市政法委在勐马边防派出所召开“班户联防”边境网格化防控体系现场会,普洱市政法委书记王军对边防民警开展的“班户联防”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在全市推广。
勐马镇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是一个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的15个民族杂居的边境镇,国境线长73.88公里,辖区面积530平方公里。这里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治安管控难度大。过去,芒朗寨子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治安案件频发,是勐马镇人口最多最穷、治安最乱最差的村寨。
自2011年开始,勐马边防派出所在芒朗寨子创新推出“班户联防”治安防控模式,将芒朗寨115户划分成11个治安片区,将相邻的10至15户群众划分为一个班,采取本人自愿、群众选举、村委会推荐、派出所审核、镇政府批准的程序,在每个班选聘1名有影响、有威望、热心治安管理工作的群众担任班长配合派出所开展治安管理工作,并轮流值班组织村民巡逻,开展联防联治。经过实践完善,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管边护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警民互动的良好格局。
2012年3月27日,叶波和岩章两户人家因土地纠纷邀约各自亲戚准备械斗,芒朗组当天值班班长发现后及时向社区民警报告,勐马边防派出所立即启动“班户联防”机制,指派附近的治安班长先期赶往现场进行劝解,由于班长和两家人都是邻里,经过大家齐心劝说,还没等派出所民警赶到,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很快得到化解。后经派出所民警与班长三次登门耐心细致做工作,充分发挥班长人熟、地熟的优势,加之本班村民的帮忙劝说,成功化解了两家长达5年的土地权属纠纷。
数据显示,4年来,芒朗寨子查处治安案件2起,相比2010年下降95.3%;刑事案件实现了“零”发案,在册的10名吸毒人员也均实现“零”复吸,芒朗寨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零上交’”的目标。“班户联防”备受勐马镇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2011年后,勐马边防派出所不断完善和改进将这一模式,并在其他村寨推广,最终将辖区8村114组8629户人家划分成1368个治安片区,织就一个严密的边境治安防控网。勐马镇也实现了从“治安问题镇”到“平安示范镇”的华丽转身,4年未发过生治安群体性事件。
完善“班户联防”配套机制
“‘班户联防’的成功推广,离不开驻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普洱边防支队政委张晓春介绍,支队积极与勐马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制定下发了《勐马镇关于设立“班户联防”治安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勐马镇推广“班户联防”治安管理模式实施方案》,将“班户联防”治安防控模式纳入党政工程。按照“政府领导、边防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从政策支持、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班户联防”治安防控配套机制,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班户联防”组织机构,明确由镇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负责宏观指导,边防派出所具体负责“治安管理班长”的聘用、管理、考核、奖励等工作,为“班户联防”治安管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员、机制和经费保障。
勐马边防派出所还专门制定了《勐马镇治安管理班长选聘办法》,规定班长由村民大会通过、镇政府批准的方式选聘。班长确定后,社区民警每月定时召集班长召开辖区治安形势分析会,及时通报片区治安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重点,防止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完善奖惩机制,以反馈情报信息、完成交赋任务、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对作用发挥明显、工作完成好、经考核达优秀标准的班长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不积极、经考核不合格的班长坚决予以辞退。同时,以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法和擒敌技能等作为重点,采取发放资料、集中授课、个别辅导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班长及广大治安联防队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平时我就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轮流带领村民在寨子里巡逻。”芒朗寨四班班长波岩嫩坦言,虽然辛苦,但看到寨子治安状况不断改善,他非常满意,也乐于付出。
群防群治筑牢三道屏障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以派出所为龙头、村寨为载体、治安片区为单元的治安管理班长‘点’上‘查’,村寨治保会‘线’上‘巡’,派出所‘面’上‘控’的三级防控网络,实现了警民联防、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普洱边防支队支队长印春荣介绍,依托“班户联防”,不仅筑牢了“群防群治”屏障,还筑牢了“禁毒防艾”屏障、“治安维稳”屏障。
针对辖区吸毒人员成分复杂、便道多、毒品渗透形势严峻等实际,通过“班户联防”广泛宣传毒品危害,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毒品,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形成拒毒防毒的强大合力。
为了增强禁毒宣传效果,勐马边防派出所重点加大了对驻地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在勐马镇红塔中学筹建了云南省首个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组建了超过500人的青少年禁毒志愿者队伍,由责任区民警担任“禁毒辅导员”。今年来,在班长协助下,勐马边防派出所已开展“禁毒防艾”宣传讲座19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有效遏制了吸贩毒现象的滋生蔓延。
2014年8月24日,一名小女孩到勐马边防派出所报警,8月24日13时30分许,她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在勐马村勐溪二组篮球场上打羽毛球时,羽毛球落到球场旁的杂木堆里。在捡羽毛球时,他们无意中掏出了一个黑色塑料袋,袋子还没有完全打开,一股奇怪的香味扑鼻而来,她们感觉这种气味很像在学校参加青少年禁毒志愿者活动时,“禁毒辅导员”给他们闻的冰毒气味,于是赶快跑到派出所报警。边防民警跟随孩子们赶到发现毒品可疑物的地方,果然找到一个用黑色塑料袋装着的包裹,经查验,包裹内装的是冰毒,净重565克。
2011年以来,勐马边防派出所共接到班长搜集上报的各类治安警情信息500余条,缴获各类毒品35公斤,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起,处置群体性事件隐患3起,打掉流窜盗窃摩托车犯罪团伙1个。(普洱边防支队)
·云南高院:党员干警深入社区 服务基层
·广东云南缴毒量占全国超七成
·云南官渡:成立法院系统首个公共图书馆
·云南昆明西山检察院:预防警示教育“三多”
·云南彝良:“落马”官员《悔过书》警人心
·云南公安厅召开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云南公安厅召开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云南文山政法委书记基层调研平安建设
·云南普洱:打造地震应急救援“尖兵”
·云南政法委副书记到景洪市调研综治维稳及平安创建工作
·云南迪庆州政法委召开“环境综合整治 建设美丽迪庆”行动部署会议
·云南昆明西山检察院:四举措夯实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