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脚步丈量到手绘地图,再到软件开发
社区民警沈建华和他的手绘地图
“社区工作不是只靠双腿跑、嘴巴聊,更要靠动脑筋、想点子。”浙江省长兴县公安局夹浦派出所水口警务室民警沈建华对此深有感触。
水口景区道路纷杂,游客因摸不清路而频发走失事件。为了方便游客认路,沈建华挨家挨户走访,手绘起旅游地图。
“这是长兴民警在基层农村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长兴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沈秋伟如是说,“随着水口乡旅游业的发展,治安纠纷、拆迁征地、游客走失等问题日益显现。沈建华结合景区警务实际,以主动服务、矛盾纠纷化解为突破口,不断升级基础信息,丰富基础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努力为旅游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村民口中的“活地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水口大山深处的悠然自在。也许在不经意间参观过霸王潭,想一路追寻历史的足迹,走着走着就跨出了浙江省的地界。像这样的迷路事件,旅游旺季时频发,每周多达20余起。
景区附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标志不全,加上近几年“农家乐”数量不断增加,400余家“农家乐”星罗棋布。刚到派出所的年轻人,常搞不清楚哪家“农家乐”在哪个位置。询问道路、游客走失的报警电话,已让民警们疲于应付;漫山遍野找人,更是令他们苦不堪言。
正是通过这样千百次找人,沈建华到水口乡警务组担任乡村民警以来,走遍了水口乡景区的每一寸土地。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他熟悉了总人口1.8万人、“农家乐”400余家、年游客量200余万人次的水口乡。
每一座山头、每一处“农家乐”的具体位置,都深深印在沈建华的脑子里。在游客与当地村民看来,他就是一张“活地图”。
手绘地图为游客指路
“游客走失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回‘农家乐’的路。光我自己是活地图不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沈建华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最需要掌握水口地貌的是每一位游客。他开始着手酝酿绘制一张景区地图。
自从决定做这件事后,每次出警沈建华都会更加留意一些“农家乐”的位置,哪家前、哪家后,他都仔细记下,回来后再画到地图上。为了不出错,他白天硬是挤出时间到景区查看,到了晚上则将白天记下的东西与地图上信息进行核对。
经过2个多月的赶工,沈建华这个绘画门外汉绘出了一张景区“农家乐”地图。在这张长约1.5米、宽0.5米的图上,简单的黑红两种颜色线条覆盖了景区范围内的350余家“农家乐”。地图以3条大路为主,“农家乐”的位置、名字、负责人及电话号码密密麻麻地挤在沿线。
“3条大路沿线除红色记号标出的寿圣寺、大唐茶贡院、古茶山、霸王潭等主要景点外,一些无名岔路也清晰地被标注出来。”夹浦派出所所长陈健说,现在游客一旦走失,只要报出一个坐标点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被找到。
升级地图方便群众
为了方便游客认路,2013年国庆节期间,沈建华把自己关在家里,扫描自己手绘的景区地图,输入电脑,按比例缩小为A4纸大小的水口交通图,又复印了上万份,分发到每处“农家乐”和游客手里。
因电子地图是沈建华一年前手绘地图的浓缩版,全图主要是沿顾水公路主干线,和东西向的若干个支线,构成树状图。尽管上面标注了每处“农家乐”的位置,但在图上只有文字序号的先后排列,所以头一回来水口的游客,还是容易走错路。
意识到这点不足后,沈建华请来软件公司工作人员给电子地图升级。升级后的电子地图精确到10米,每处“农家乐”都配了一张全貌图和负责人电话,并有语音导航。游客只需扫一扫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平台后,按照语音导航,就能精准获得任何一处“农家乐”的具体位置和每一处风景所在。
“现在不光沈建华是活地图,来水口的每个游客都成了活地图。”夹浦派出所副所长吴雪峰表示,“当你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可以事先预订好饭菜,图的就是一个方便,不必担心迷路。凡是来水口的游客,跑遍整个水口都易如反掌。过去那些报警说迷路的、找不到指定‘农家乐’的事很少再发生了。”
由地图到警务全面升级
“有了电子景区地图,破解了游客频频走失或者迷路的难题,让游客安心,自己也能放心。”沈建华坦言,针对老年游客不会扫描二维码的实际,他坚持复印散发老版电子地图。与此同时,为了让那些翻山越岭误入江苏地界的游客不再迷路,沈建华又研发了“山路导航图”。现在,他只要一有空就跑上山张贴山路导航图。
除了升级电子地图外,沈建华还建立了警务微信工作室。在水口警组大厅张贴的一张“民警进社区”工作牌上,不仅有沈建华的联系电话,还有一个微信号和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微信公众平台“我爱我家SK”就跳了出来。沈建华补充说:“‘SK’就是‘水口’拼音的首字母。”
通过广泛借力于游客和村民,这个微信平台做了不少求助、找人、咨询投诉等方面的实事。现在,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已有1000余名粉丝关注。日前,一位游客因疏忽丢失了手机。接报后,民警在平台发布了这条消息,有村民发现后立即联系民警。从发现丢失到找到手机,仅用了45分钟。
水口民警也常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防范信息、交通信息、天气情况等,并实时与群众保持互动和交流。这种来源于群众的智慧又反哺群众的做法,与水口民警的“2+5”模式(2个微信公众平台和5个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基层警务跨省联动机制,共同为“平安水口”保驾护航。
(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