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新疆

新疆阿克苏公安局:民警在飞沙走石中默默坚守

2014-11-19 10:20:3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阿克苏市公安局八公里卡点:

  戈壁深处,民警在飞沙走石中默默坚守

阿克苏市公安局八卡里点每天都有1000余辆车经过
中午时分,民警轮流吃饭。
民警们为自己“家”加个门。记者 王一鸣 摄

  开栏的话

  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下,以新疆为主战场,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主动进攻,强化协同作战,向暴力恐怖活动发起凌厉攻势。

  为充分发挥宣传与舆论引导枢纽作用,凝聚起共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强大正能量,人民公安报向新疆派出随警作战采访组,并从11月18日起开设“走基层·新疆行”专栏,集中报道新疆各级公安机关和各族干部群众在反恐维稳、平安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度展示广大公安民警听党指挥、英勇无畏、敢打能胜、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敬请关注。

  包括卡点在内的各级公安检查站是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起到了很好的过滤、震慑作用。

  这里条件很艰苦,但为了保一方平安,我们的任何付出和坚守是值得的。

  茫茫戈壁,十几名民警全副武装巡逻执勤;沟壑纵横,疲惫不堪的民警头枕矿泉水瓶就地小憩;风沙不断,满脸尘土的民警啃一口馕喝一口水……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公安局民警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博文,反映公安检查站民警的工作状态,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3日,人民公安报“走基层·新疆行”采访组记者走进这个位于阿乌公路(阿克苏市至乌什县)8公里处的公安检查站——八公里卡点,实地了解体验一线民警在打击防范暴恐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付出的辛劳、取得的成效。

  日益坚固的“岗”

  过去,茅草搭起的检查岗不时被大风掀翻;如今,坚固的板房检查岗挺立路边

  立冬刚过,新疆阿克苏接连下了两场雨夹雪,气温骤降。从市区驱车行驶20余公里,记者到达八公里卡点。环顾四周,戈壁绵延不绝,看不到一户人家。此处地形像一个袋口,风沙大,沙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般,过去用茅草搭起的检查岗不时被大风掀翻;一阵风沙过后,民警耳朵、鼻孔、嘴里都是沙子。

  阿克苏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八公里卡点负责人张骞告诉记者,这个卡点2014年7月设立,有民警20多人,全天候分组轮流执勤,主要承担车辆、人员检查及周边区域巡逻等任务。

  公路西侧有一个公安检查岗,那是用“退役”的警务岗亭板房改造的。房间里放着一张桌子、两条长凳,桌子上有几个水杯,煤炉火势正旺。

  板房外面,寒风扑面而来。民警张涛认真细致地查验着过往行人的身份证件。民警杨啸在路上盘查过往车辆,检查司机的驾驶证、身份证……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一丝不苟,过往车辆、人员也十分配合。

  “这里条件很艰苦,但为了保一方平安,我们的任何付出和坚守是值得的。”当天在此督导检查工作的阿克苏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晋瑾说,“包括卡点在内的各级公安检查站是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起到了很好的过滤、震慑作用。”

  逐步改善的“食”

  过去,“晒矿泉水泡面”,怎么“方便”怎么吃;如今,虽依旧缺水缺电,但一日三餐已能按时配送。

  “午饭来了!”14时10分,张骞招呼大家吃饭。没有上岗执勤的民警都围了上来,端起碗就地站着吃了起来。

  “现在条件好多了,一日三餐都是局里做好了送过来。”民警曾鹏告诉记者,卡点刚设立的时候,饿了只能吃馕就咸菜。

  后来条件稍好,方便面成为主食。

  “我们吃方便面可是吃出了经验,泡面、啃面、拌面,怎么‘方便’怎么吃。”曾鹏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民警发现矿泉水在太阳下能晒得很热,于是“晒矿泉水泡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了民警的主餐。但是,这样吃很容易拉肚子,这是多次“实践”得出的教训。

  刚完成执勤任务的杨啸端起两碗饭,走向警戒哨。他将一碗饭放在沙袋堆成的防撞击隔离墙上,另一碗递给正在执勤的民警段吉飞。段吉飞吃饭的时候,杨啸执勤。不到两分钟,段吉飞吃完饭继续执行警戒任务,杨啸这才倚在沙袋旁开始吃饭。

  19时30分左右,晚饭按时送来了。天色已晚,民警们没有进房间开灯围着火炉吃饭,依旧和中午一样站在外面顶着寒风就餐。

  原来,由于位置偏僻,卡点至今没有通电。电瓶首先要保证卡点警灯、“警务宝典”、通讯工具等装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大家能省则省,尽量不开灯。

  这里没通自来水,民警的饮用水是从市区运过来的桶装纯净水。洗漱用水则是卡点民警从几公里外的工业园区运过来的。

  从无到有的“家”

  过去,“天当被子地当床、矿泉水瓶当枕头”;如今,帐篷、集装箱房陆续到位,“应对一般的风雪没问题”

  公路东侧的8顶帐篷、2间集装箱房是民警生活起居的地方。“帐篷是后来才有的,集装箱房也是。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天当被子地当床、矿泉水瓶当枕头’。”民警刘爽说。

  后来,民警们想办法从附近的山上找了木头、石头、草席,自制简易的草棚。但这些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房屋”,根本就经不起风沙的“洗礼”,一阵风沙就把他们半天的努力毁坏殆尽。

  午饭后,没有执勤任务的民警,自发来到帐篷后面,锯木头的、挖坑的、钉木板的、测量的……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他们要给“家”装上门。

  对于大多数没有干过木工、泥瓦匠的民警来说,装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坑的位置挖得不对、深度不够、木板的长度锯得短了些……天黑前,民警们终于给3顶帐篷安装了“不太符合工程验收标准”的门,剩下的计划第二天接着安装。

  在“家”从无到有、继而逐步完善的4个多月里,卡点民警平均每天检查车辆1000余辆、人员6000余名,查获在逃犯罪嫌疑人4名、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管制刀具60余把。

  (记者 黄明健 王一鸣)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新疆公安厅:司机和乘客不系安全带都将处罚
·新疆警方与银行签约风险信息共享 谨防欺诈
·新疆启动“与法同行万人宣讲”活动
·新疆法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新疆政法综治部门推进平安建设综述
·新疆:社区矫正再犯率低于0.2%

·新疆:社区矫正再犯率低于0.2%
·新疆监狱系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去极端化”新疆首届农民画大赛终评启动
·新疆监狱系统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新疆举办多项活动倡导全民消防
·新疆法院“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