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们在蜀山区法院,听法官讲解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设置。
11月初始,秋意正浓。来自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山东、广西、西藏、台湾等7个代表团的13位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安徽省,赴合肥市、安庆市、池州市和芜湖市,走进高级、中级、基层法院和派出法庭,对安徽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法院工作提出有益意见和建议。
■高院院长介绍情况 代表赞法院传承“包拯精神”
“2013年,安徽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审判、执行、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至9月份共受理案件453285件,同比上升13.96%,创历史新高。审判质效持续向好,2013年安徽法院综合考评指标位列全国第三位;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案访比882.4:1,位列全国第二名……”11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安徽法院活动伊始,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就安徽法院系统的各项工作做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李安喜表示,听了张坚的介绍,感到安徽法院案件多、法官少、质量高、素质好,安徽法院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保障、为民着想。他同时表示:“以前对于法院工作的了解只停留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听的报告。这次安徽行,是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最实际的活动。”
“这次视察活动对我们了解法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很有帮助,也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以更好地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韦飞燕说,“安徽是包拯的故乡,也许就是在‘包拯精神’的影响下,安徽法院的干警高效、正义、勤劳、有责任感,安徽法院让百姓感到踏实、平安。”
■从志愿者到圆桌审判
代表赞法院人性化服务
“你们是自愿来服务的?”
“多久来一次?”
11月3日,在参观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时,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上海市委常委李碧影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广生被该院的法律志愿者服务吸引,上前询问正为当事人解答问题的律师志愿者。
李碧影表示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志愿者服务,“蜀山区法院和当地司法局联手,让律师来做志愿者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方便了当事人,也能平缓处理法院与当事人间的矛盾,以后全国法院都可以探索、推广。”
随后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高广生也注意到了该院的志愿者服务窗口。
“一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来寻求志愿者服务?”高广生上前询问。
“我们主要是针对困难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当天来法院做志愿者服务的律师郭青松回答。他每周都会来法院做一次志愿者。
“蜀山区法院和合肥中院向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法院的主动帮助会给他们解决很多问题,此做法对社会很有意义。”高广生表示,“希望法院扩大志愿者援助服务的范围,更好地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郭炳胜则格外关注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圆桌审判模式,“未成年人案件多么?”“大多是一些什么类型的案件?”安庆中院院长张小红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
郭炳胜表示,安徽法院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圆桌审判,法官能和未成年人近距离沟通,可以消除未成年人心中的疑虑,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从黄梅戏到家人寄语
代表赞法院文化建设
在安庆中院,人大代表们观看了该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讲述农村老太将不尽赡养义务的儿子告上法庭的黄梅小戏《庭审之前·赡养》和以怀宁县人民法院法官徐和平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的黄梅大鼓《好法官徐和平》。代表们看得投入、认真,纷纷表示这种形式很好。
张小红介绍,该院干警会带着他们的黄梅戏进村、进社区,不仅百姓欢迎,教育效果也非常好。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站站长汪耳琪说:“安徽法院注重文化建设,关注很多细节。安庆中院将法院文化以黄梅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很独特。”
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关注到了法院送黄梅戏下乡的社会效果:“安庆法院通过黄梅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故事素材来自农村,本身就具有警示、示范作用。这种形式寓教于乐,通俗化、平民化,非常好。”
11月6日,在参观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廉政警示教育室时,墙上挂着的“家人廉政寄语”让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多蒙德冶金化工冶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磊“眼前一亮”,连连说这个做法效果好、意义大,回去后也要在自己公司推广。
“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做个清官给儿子作出榜样,带好队伍让亲人们都放心。”芜湖中院院长王为明介绍,每位干警的家人都给他们写一句廉政寄语,不仅在廉政警示教育室展示,还做成小标牌摆放在每名干警的办公桌上。
“这个做法很好,会很有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森林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评价说,“家人寄语时刻提醒干警为家人的幸福平安守好自己的底线。”
同样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红卫,“芜湖中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做得很好,家人的廉政寄语,可以时刻起到警示作用,很有意义。”
■从调解室到大法庭
代表赞法院设置完善
“基层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中和邻里间的小纠纷,法庭的设置调解室,贴近百姓,方便化解基层矛盾,他们大部分案件在开庭前调解或者撤诉,达到了社会效果。”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在参观完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殷汇人民法庭的科技法庭、调解室和小菜园后说。
在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法庭,人大代表们旁听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的公开庭审。
池州中院民一庭庭长阮敬东对本报记者表示,该院平时就会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来旁听庭审。“人大代表们来参加旁听,对案件的审理流程增加理解,也能感受到法院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阮敬东说,“同时对干警也有带动作用,增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素质的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副乡长扎西央金是第二次到法院旁听庭审。“审判长问问题很到位,抓住重点,审判流程也严格按照程序,很规范。”
李安喜表示,随着企业的增加,劳动纠纷越来越多。池州中院的庭审过程周密、细致,法官的询问客观,庭审有序进行。
刘萍法官工作室的
样本意义
拐进一个小巷子,一个不大的小区,从窄窄的楼梯上到二楼,是一间六、七个人站进去都挪不开脚的小房间。11月4日上午,人大代表一行来到安庆市大观区人民法院设在菱湖新村社区内的刘萍法官工作室。
刘萍看起来很瘦弱,利落的短发,浅浅的微笑。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她甚至有点儿不知所措。
“法官工作室是不是等于小法庭?”石磊问道。
随行的安徽高院副院长石德和介绍,这是安徽省首家以法官个人命名的法官工作室,刘萍是大观法院的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刘萍法官工作室集立案、调解、开庭等各项工作于一体。设立法官工作室是法官深入基层的体现。
参观完法官工作室后,人大代表们观看了讲述刘萍真实工作、生活情况的微电影《铿锵玫瑰 柔情法官》。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巫石镇陆河村党总支部书记梁丽娜观看微电影时双眼微红,“看到刘萍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抉择,我很感动。希望法官工作室可以普及到更多的村和社区,让更多的百姓得到这样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援助。”
同样是80后大学生村官的扎西央金在感动的同时,也表示希望法官工作室可以推广到更多地方:“法官工作室设在最基层的地方,贴近基层的群众,也方便了基层的群众,希望可以推广,特别是推广到一些边远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来我们法官工作室,我感到有压力,也有动力。”刘萍对本报记者表示,“工作室成立一年,有一点成果,以后要更扎实地走下去。”
在要离开法官工作室时,韦飞燕给刘萍留了一张名片,她希望以后可以建立联系,为有困难的百姓——特别是女性,提供帮助。
“刘萍做的一些事情甚至不是她的工作范围,她完全可以不做,但她都是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是出于责任心和爱心。”韦飞燕表示,“基层法官是百姓的贴心人,承担了很多繁杂事务,可以说‘不分里外’,他们的位置太重要了。但他们待遇差、职级低,希望可以通过司法改革,提高法官待遇和社会地位。”
石磊说,刘萍的微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微笑特别亲近,由心而发,让人温暖”。石磊同时表示,刘萍工作20年了,工作辛苦,工资低,希望能尽快提高基层法官的待遇和职级。(王俏)
·安徽法院:最大限度减少群众“三累”
·安徽法院保持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
·安徽法院集中宣判毒品犯罪案件87件167人
·安徽法院加强监督联络工作
·安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完成相关事务 进入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安徽法院“庭审亲历”提升办案质量
·安徽法院“庭审亲历”提升办案质量
·安徽法院加强代表委员联络沟通工作
·安徽法院开展深化司法公开“双千、三百”活动
·安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会召开
·[视频]安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视频]安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