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上,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东莞学习贯彻工作。会议强调,以全省法治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依法治市,着力建设法治东莞,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与多数地级市相比,东莞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行政架构、特殊的人口结构和特殊的经济结构,社会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客观难度,也更凸显了法治的重要性。近年来,东莞一直加强法治建设;即在今年7月,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莅莞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充分肯定了东莞依法治市的工作成果,力赞东莞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全省前端。而随着此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东莞今后将加强法治经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文化、法治队伍等各方面建设,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试点成果令人瞩目。
可以说,在东莞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会显现,有些问题也表现得比较尖锐。尤其在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的调整以及环境的变化,各种社会难题亟须用法治的方式来解决。东莞在此方面一直在努力。截至目前,东莞市已完全实现了镇街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32家律师事务所的500多名律师,成为全市587个村居的公益法律顾问。这意味着当居委会或村委会主任们面临司法问题时,他们可以在公益法律顾问的帮助下,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而律师进社区,也是进一步传递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过程,令依法治市这个系统工程更稳固。
不仅是基层法治的深入,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司法改革也是东莞责无旁贷去推动的领域。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莞调研法院工作,就勉励东莞各级法院进一步加强司法为民和公正司法的意识,以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导向,强化司法为民便民措施,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全国的司法改革提供新鲜经验。
第一个“吃螃蟹”总是不容易,然而改革精神在东莞依然涤荡。近日会议还提出,东莞要加大跟踪落实力度,积极争取尽快列入国家“较大的市”。对于东莞而言,申请“较大的市”已有经年,相关专家也认为东莞离目标越来越近。随着东莞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难度的加大,需要运用自主的立法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若申请成功,则东莞在法治建设领域将更加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