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配备570名专兼职网格员
县乡领导可用移动终端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录入的143件矛盾纠纷,结案45件,结案率为31.4%;录入的30件问题隐患,处置24件,处置率为80%;录入的26件社情民意,办理18件,办理率为69.2%。需要县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隐患和社情民意:九村镇青花市场路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各镇(街道)均存在录入不及时、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矛盾纠纷问题隐患、社情民意录入质量不高。综合考虑各镇(街道)工作实际,本月排名情况是:九村镇第一名,凤麓街道第二名……”
这是“云南省澄江县2014年9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情况通报”的部分内容。《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澄江采访时了解到,2013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加上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的协同努力,澄江县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升,2013年实现大幅度上升,达到90.70%,在全省129个县(市、区)排名从2012年的第75位跃居全省第14位,前进了61位,在全市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4位上升至第2位。
“目前,全县共配备专兼职网格管理员570人。对群众的诉求、不和谐因素进行责任捆绑、格内处理。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工作局面。遇到突发情况和事件时,基层网格员可利用移动终端的录像和拍照功能,将现场影像传输至上级工作平台,县乡领导可实地观看现场,直接指挥,提高了社会治安局势的快速反应能力。2014年,澄江县作为‘6995’语音公众服务平台与网格化信息系统平台合二为一的试点县,先行先试将‘6995’软件植入网格化信息系统,积极构建‘多户联防+通讯手机+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澄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永泽说。
据介绍,当地为更为细致地管理服务好农村社区,创新了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应、便于服务”的原则,以镇(街道)为单位划分一级网格5个,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33个,以村(居)民小组或重点区域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335个,做到不留空白盲区、不交叉重叠,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以前要是遇到小偷,有时候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跑掉。如今他们再跑可就难了。不仅有社区民警24小时巡逻,还有‘6995’这一群防群治的平台有效整合了相邻群众的力量。”在凤麓派出所,该所教导员许游春指着一台56寸液晶显示屏上滚动的街道各路口监控画面告诉记者说。
“通过积极引导社区民警全面参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以积极创新深化社区警务建设,以科技手段大力提高工作效能,不断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公安工作基础,提升公安实战能力。2014年1月至9月,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0.2%、12.2%。”澄江县公安局政委殷智才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澄江法院通过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历史性地实现了“五无”目标,即:无发回重审、无超限审期、无重大改判、无执行积案、无涉诉信访,为平安、法治澄江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破解当事人意见较大的执行难的‘人难找’问题上,除了发挥申请执行人的积极性外,还根据被执行人90%以上是农村村民,白天外出做活计的特点,采取‘集中执行’‘夜间执行’等方式,加大执行力度,提高债权实现率。在破解‘财产难寻’上,主动发挥联动制威慑作用,与公安、工商、银行、土地、房产、车管等部门达成共识,为执行员依法查询企业登记、开户行、存款、车辆过户、财产过户。”澄江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海明说。
澄江县司法局局长洪黎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县司法行政部门紧扣平安、法治澄江主题,以人民调解为主线,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据统计,2014年,全县共承办援助案件244件,提供法律咨询37人次。(记者 刘百军)
·云南:要让依法治国理念入脑入心
·云南昭通公安开展“8·03”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
·云南昭通中院开展防范恐怖袭击宣传教育活动
·云南西双版纳:“三步走”推进边境网格化防控管理
·云南西双版纳:“五个强化”夯实综治工作根基
·云南西双版纳:坚持“四个治理” 构建平安和谐
·云南西双版纳:坚持“四个治理” 构建平安和谐
·云南政法委:深入推进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云南红河法院:集中学习反恐知识和技能
·云南弥勒:构筑“四道防线” 预防冬季事故
·云南怒江州政法委举办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
·云南丽江司法局:六项措施推进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