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青海:亮点工程再创平安祁连新格局

2014-11-13 16:07:5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青海新闻网 

  今年以来,青海省祁连县以突破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创新强化现代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强化基层平安创建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推进基层平安亮点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基层平安亮点工程培育和建设,以“六民、六有、三理式工作法、数字、网格、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特殊人群管控帮扶“五步管理”法、创新党员服务基层新模式、社区“微心愿”活动、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八个亮点为基调,再创平安祁连建设新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将社区管理工作分解为3个模块,即“数字、网格、一站式”,以数字化为先导,掌握各类有效信息,以网格化和一站式为两翼,依托已知晓的信息,开展各类综合服务工作。将社会管理信息数字化,依托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掌上办公系统,将辖区内的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基本情况录入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数据信息的更新和辖区各类情况反馈工作。信息系统联通县综治、公安、民政、人社、城建等职能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联通。根据社区的实际分布情况,科学划分了五个网格,每个网格各有一名网格组长和四名网格管理员组成服务团队,定期深入住户、辖区单位、门面挨家挨户进行摸底调查,将人员、纠纷等各类情况分类建立台账,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实现了社区有网,网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社区服务以办公服务大厅为依托,以实现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有问题及时发现、有矛盾及时化解、有需要服务及时到位的网格管理要求为目标,实行“一站式”的服务模式,社区除开展社保、低保、计生等基本服务外,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真正做到群众话有处说、群众事有处办、群众难有处解、群众有求必应、群众有难必帮、群众有诺必践;全面梳理群众诉求、实行代理群众事务、及时处理群众难处。依靠“六民、六有、三理式”工作法,忠实践行群众路线,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促进社区平安和谐。

  以“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为重点,采取建立档案、分类管理、有效施教、跟踪管理和全程帮扶等“五步管理”法,分类建立档案,定期上门服务,了解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今年帮助6名刑释解教人员和1名社区矫正人员创业就业(其中4人从事餐饮服务,3人从事运输服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社会反响极好。进一步探索党员服务基层工作模式,创新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在社区设立机关党员“九大员”,协调全县各机关党支部动员辖区范围居住的机关党员,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自身的条件,选定服务岗位,按照“八小时之内工作在机关,八小时之外服务在社区”的原则,接受社区的领导和管理,帮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贡献微薄的力量。截止目前,社区已报到机关党员73名,参与社区活动4次。

  为了让党员群众手拉手、让干部服务群众实打实、让党员联系群众面对面,确保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不走空、不走虚、不走偏,在社区积极开展了“点亮微心愿、传递正能量”活动,通过“点亮微心愿、传递正能量”活动,党员找到了为民服务的渠道,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释放了社会正能量,增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到目前,居民提交微心愿34个,已认领27个。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教育,构建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知晓率、认知率,举办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参加人数160人;联合其他社区,举办民族团结篮球友谊赛,努力营造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结合“三城三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辖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小区、卫生示范小区、美丽小庭院等主题评选活动,营造社区文明风尚。城西社区被确定为全省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

  在充分发挥派出所、巡逻队等治安防控作用的同时,设立治安楼栋长、治安楼院长,成立由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治安巡逻队,每个小区都设立门卫治安室,在居民小区安装楼道电子对讲门、装备电子监控探头等方法,提高楼院治安防范能力,确保问题发现得早、处置得了、稳控得住、解决得好。组织成立了交通协管员队伍,配合交警开展交通整治。形成人人成为治安员,全员抓治安,户户搞防控的浓厚氛围。增加投入,改造升级6个小区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网络实时监控,在城西社区开通社会管理“社管E通”和“协同通信”系统,实现了社区与居民的信息互动交流。基层平安创建亮点工程以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打造祁连特色的平安“亮点品牌”,为平安祁连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文\聂文虎)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