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浙江嘉兴司法行政助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 工作

2014-11-13 15:49:4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不断深化的今天,自古灵秀的水乡嘉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1513.99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其中包括843.65万平方米违法猪舍。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抗法群体事件;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水质都得以改善。今年1-7月,在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嘉兴市本级和平湖市、海盐县为优秀,其他地区均为良好。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嘉兴全市司法行政人的努力付出。他们想方设法普及法律知识,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营造人人晓、人人懂、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他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解答疑问、化解矛盾,以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助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市长肖培生等领导多次批示肯定。

  就像人们对青山秀水、美好环境的追求没有终点一样,司法行政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工作也远没有到达终点。嘉兴市司法局局长陆娟梅说:“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到哪里,司法行政服务就必须跟进到哪里。这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歇不得、等不得、停不得。”

  普法先行 营造氛围凝聚人心

  嘉兴秀洲,被称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在当地的农民画艺术中心里,有一块专门的区域,里头所展示的作品用生动的画面、明快的色彩,向人们娓娓讲述着关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的种种。那些蓝天碧水的美好图景,让观者充满向往。

  这些,都是秀洲区司法局组织的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主题的“法制农民画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比赛巧妙地将当地特色与普法相结合,吸引了很多大师级选手参与,也让重点工作的推进变得亲切而生动。

  在嘉兴,像这样结合地方特色,将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普法宣传品牌化、项目化的做法,还有很多。

  海宁市的普法工作一直擅长打“潮”牌。海宁市普法办专门开设了“五水共治”法制宣传专项活动官方微博———@随手拍解救水环境。该微博推出以后,迅速成为了当地水环境、水治理的“曝光台”,群众的手机成了“五水共治”的“眼睛”,监督着海宁地区的水环境治理。

  在平湖、海宁、嘉善、海盐等地,以“流动大舞台———法制宣传浙江行”为依托的各类法治文艺演出、送戏下乡活动,来到百姓身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营造氛围。

  现如今,当你身处嘉兴市大街小巷、社区楼道、公交站点,只要有电子显示屏的地方,就会有关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法制宣传短片和图片在滚动播放;打开报纸、广播、电视机,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以案说法、空中连线、热点关注等节目比比皆是;老百姓的手机上,定期会收到村(社区)干部利用短信信息平台发送的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活动预告;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各类“微广播”、“微普法”、“普法漫画”、“普法诗歌”等话题栏目,也在向人们传递着相关法律知识……

  自省、市部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来,嘉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组织编写、发放相关宣传资料71万余册,张贴挂图和横幅1万多条,开展送法下乡、法治文艺演出5452场,播放(制作)公益宣传片191部,多渠道开展的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共鸣和认同。

  主动服务 发挥专长破解难题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作为为百姓谋福利的民生工程,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才能真正接地气、亲民心。在这个过程中,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实实在在破解改拆、治水难点问题的重要一环。

  嘉兴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资源,出台了《关于开展“南湖先锋———律师服务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选派相关法律专业内的精兵强将、业务骨干律师,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团,对“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重大项目提供法律评估、法律论证、风险预警、协议起草等切实可行的法律服务。

  此外,遍布全市的村(社区)法律顾问,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作为与嘉兴南湖区凤桥镇结对的律师事务所,浙江南湖律师事务所派出了4名专业律师,常年在该镇的12个村值班“坐诊”。

  结对律师杨建明介绍:“我们轮流值班,每隔一周到村里‘坐诊’一次。除了就一些日常的法律问题为村民、村干部答疑解惑之外,还会开展一些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有关的法制讲座,有时还去村里的广播站进行普法宣传。”

  在重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棘手的纠纷。这个时候,法律顾问就成了村干部们的“定心丸”。

  去年,因为新篁大桥改建工程,凤桥镇茜柳村王某家的一处临时用房被列入拆除范围。王某的儿子代表父亲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并且领取了补偿款。可是就在几个月之后,王某以协议不是本人签、本人事先不知情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协议无效。

  法律顾问倪加列律师代表镇政府应诉。“父子俩一直住在一起,签协议的时候,王某也在场。儿子的签约行为在法律上构成‘表见代理’,对王某是具有约束力的。”

  接受委托后,倪加列律师多方调查取证,积极应诉。最终,一审法院驳回了王某的诉请,王某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公证的前置性预防功能也被充分发挥。嘉兴市各公证处组织公证员积极开展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证据保全公证、现场监督公证、拆迁协议公证、安置分配公证等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公证机构已办理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公证服务事项39339件,减免费用12500余元。

  正是由于法律服务团提供的服务专业、精细,去年以来,嘉兴全市没有出现一例因拆迁引发的抗法群体事件。

  此外,嘉兴市还创新建立了法制副河(道)长制,挑选有经验的优秀政法干警担任法制副河(道)长。他们的责任不小,除了开展与治水相关的法治宣传教育之外,还要参与制定和完善有关治水的规章制度,协调环保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打击违法犯罪,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

  调解护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两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各种涉水、涉改拆的矛盾纠纷也开始涌现。这些矛盾纠纷如若处置不及时,必然带来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高素质的“老娘舅”队伍,都是嘉兴司法行政的一张“金名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推进的过程中,老娘舅们以其入情入理的调解,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很好地展现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嘉兴南湖区湖滨二期项目共涉及1249户住宅,这个区域内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拆迁户中有一部分户主是老人,有一些已经过世,涉及到继承、析产、赡养等诸多法律问题。

  于是,一支由司法所长、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组成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进驻社区,一户一策地制定具体调解方案,引导居民积极配合拆迁、理性维护合法权益。

  南湖司法所所长祝乔说,他们这个团队打了6个月的“攻坚战”,为88户涉及产权人已故的被征迁对象进行了遗产和赡养纠纷的调处,涉及金额5720万元,直接为88户被征收对象节省公证费用45万余元。

  今年9月4日一早,一场因为拆房引起意外死亡纠纷的调解,正在王店镇综治中心进行。死者家属100多人围在调解室外,现场呈现胶着状态。

  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有一处楼房涉及“一屋多宅”需要拆除。原本,拆除可以统一聘请专业的拆迁队伍,但房东为了节省成本,就在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后,自己找人拆除。3日,2名外省籍作业人员在拆房时从三楼摔下死亡。

  司法所副所长、人民调解员朱培松第一时间介入了这起纠纷的调解。“这个案子比较复杂。房东和一个包工头签了协议,这个包工头又找了另一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再叫了几个没有资质的人来拆房,因此涉及到三方责任人。家属开价很高,又聚集了上百名家属,矛盾一触即发。”

  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计算出了赔偿数额,并和镇法律顾问律师以及王店法庭庭长一起,向几方当事人分析法律责任。

  十几人组成的调解团队在岗位上度过了中秋之夜。经过7天连续奋战,终于使得己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两位死者的家属各获得了60万元和57万元的赔偿,房东、两名包工头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至此,这起涉及人员死亡的重大矛盾纠纷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嘉兴市司法局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横向联动工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依托环保、劳动等专业调委会力量,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构建了一支专业调解队伍、一整套调处机制,开设综合服务窗口,开展动态排查,消除安全稳定隐患,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中的矛盾纠纷提供了化解新渠道。

  截至目前,该市司法行政系统已排摸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矛盾纠纷4732次,调解2557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浙江省委举行浙江论坛报告会
·浙江警方:“照单办事”成效立竿见影 嘉兴民警自主研发精细化管理平台
·浙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案双查”
·浙江武义:消防知识进校园 师生练逃生学技能
·浙江义乌:“联勤 联训 联战”试点机制效果凸显
·浙江金华:合成作战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

·浙江金华:合成作战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
·浙江余姚法院:“三昧真火”淬炼出青春亮色
·浙江湖州消防支队:严抓APCE会议期间部队管理教育工作
·“民告官”2.0时代助推“法治浙江”
·浙江临安市公安局:为沿街店铺安装1200余个迎宾报警器
·浙江:追捕与劝返结合 “猎狐”又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