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冉松松:在浓烟烈火中成长的消防警官

2014-11-13 09:09: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人物档案】

  冉松松,29岁,深圳公安消防支队龙岗大队布吉中队政治指导员。入伍8年,参与了4000余次的灭火救援,解救遇险被困群众500余人;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曾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优秀警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黝黑的皮肤,健硕的肌肉,坚毅的面孔,和冉松松交谈的过程中,记者脑海中会不断地浮现这张脸与废墟、浓烟和烈火相互交织的影像。8年里,冉松松无数次在火线中突围,无数次在危险之地拯救生命,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消防警官,在一场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战斗中,锻造成一名铁骨铮铮的消防卫士。

  布吉中队每天出警4次,全省灭火救援任务最重

  冉松松所在的布吉中队,负担着55.5平方公里、300多万人口的深圳布吉、南湾街道的灭火救援任务。这里一年的灭火救援任务达上千次,平均每天出警4次,是广东省灭火救援任务最重的中队之一。

  2009年,表现优异的冉松松被调任为布吉中队中队长,只要出现险情,他都会带队冲在第一线。“面对熊熊大火,一想到火海中等待救援的人,就会毫无畏惧地扑上去。”冉松松说,被烈火和浓烟包围着,要迅速把被困人员带离现场,这本身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死神的博弈,容不得一刻犹豫。

  冉松松告诉记者,实际上,平时的出警任务中,火警险情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任务是应急险情。

  “不仅是火警,台风天气里,哪里塌方、有人员被困等,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出动去救人。”

  暴雨与烈火中,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

  多少回,冉松松带领着战友们赴汤蹈火开展紧急救援,在火海中诠释消防官兵的本色。

  有一次,一家五金店发生了火灾,店铺里堆满了PVC管、五金零件。凌晨2时,火从门面旁边的线路板处开始烧起来,几分钟后,冉松松和战友们就到了现场。战友们用水冲出了一条道,冉松松套上70多斤重的防火服,带上救人的装备,第一个冲进了火场。摆着五金产品的钢架,就在他眼前坍塌下来,再往前走一步,也许就被压住了。掉下来的钢架阻断了去路,冉松松只能侧着身子往前走。

  火势越来越大,烟也越来越浓,燃烧后的浓烟里有毒气体的浓度极高。店铺最深处,2名被困的群众已经中毒昏厥。冉松松赶紧为他们套上了防护服带离火场,直奔最近的医院。“医生说,再晚5分钟,人就不行了。当时我已经累瘫在了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冉松松说。

  2012年8月,深圳下了一场大暴雨,布吉清水河的水位猛然上涨。此时,3名下河游泳的小孩被困在离岸10多米的一处水泥墩上,手紧紧地抓住水泥墩裸露的钢筋,因为害怕不停地哭喊,汹涌的洪水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卷走。

  接到警情后,冉松松立即带着几名战友到了现场才发现,此时水深已经超过2米。

  被困小孩所处位置离两岸较远,水流湍急,洪流中到处是杂乱的裸露着钢筋的混凝土,施救难度极大,此时冉松松和战友只能从上游固定住绳索,带着救生衣和安全腰带,一点点游到3个孩子身边。20分钟后,他们用救生绳索打通了一条“生命之桥”,成功救起被困河中的3个孩子……

  以情带兵,打造骁勇善战“兄弟连”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是布吉中队官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长年累月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也是他们的常态。作为中队的指导员,冉松松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把这支队伍锻造成一支铁军,就必须勤学苦练,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带兵艺术。

  以人为本,以行动带兵,以情感带兵是冉松松同志管理工作的特色。“如果要求战士要做好,自己就应该首先做到。”在平时的工作中,冉松松始终有一股钻劲和韧劲,对任何工作都全身心投入,身先士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

  与战士们朝夕相处,冉松松从不以官者自居,工作时他与兄弟们一起冲锋陷阵、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生活上,他是个“有心人”,会主动了解每个战士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他把战士们当兄弟,战士们也把他当挚友。

  部队管理离不开一个“严”字。冉松松总结了一套三个“统一”的基层带兵管理办法。

  从理发开始——这是冉松松从外部形象入手、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布吉中队自备理发工具,统一了“刚健型”发型,官兵们个个看上去精神抖擞。

  此外,冉松松还统一了内务,统一了着装,训练、执勤、集会全都一致。走进布吉中队营区内,所有物品的摆放整齐划一,让人一眼就领略到“直线”与“方块”的美感。每天清晨6时,冉松松会带着战士们跑步3公里,接着是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各100个……

  “长年坚持锻炼,我们的战士个个都是特种兵的范儿。”冉松松自豪地说,“接到警情后,50秒内队伍就能整装出发。”

  布吉中队只有官兵30人,平均年龄不到22岁,但就是这样一个中队,成了深圳乃至广东省消防部队接警出警最多的中队之一。布吉片区哪条路上有几个消火栓,哪栋楼里有什么消防装备,中队官兵都了如指掌,一一刻在心里。

  自2009年建队以来,布吉中队先后有16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2人荣获优秀士官(士兵),57人荣获各级嘉奖等荣誉。而这支队伍,也逐渐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多项评比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全省、全市消防部队“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消防部队“五好团支部”、全市消防部队“安全管理百日会战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2014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部队基层先进党支部。

  (记者 周保军 通讯员 肖晶晶)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