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2014-11-10 15:38:2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办案延伸一小步 创新社会治理一大步

江苏: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依法治国新蓝图,法治社会建设迈上新征程。

  面对转型期社会治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江苏省检察机关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切实转变司法理念,坚决防止就案办案、简单司法,在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同时,创新方式方法,延伸办案效果,着力在促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上下功夫,提升全省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案件分析发现风险隐患

  今年10月,整治招标投标市场专项活动在江苏省丰县全面铺开。而活动的起因源于该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串通投标案件。

  犯罪嫌疑人刘某为竞标成功,与其他竞标人串通,恶意压低投标标的报价,中标后又将竞标所得标的转卖他人,从中渔利。案件审查中,该院发现在招标投标市场管理中,市场管理机制缺失为弄虚作假留有可乘之机,监督制约机制缺位为投机取巧留下可“钻”之空,诚信管理体系欠缺为恶意竞争留有捷径可寻。

  随后,该院及时开展调查,向该县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分量的研判报告,推动专项整治在全县展开,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据了解,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9年起,江苏省各级检察机关普遍建立了社会风险排查研判机制;2010年,该省检察院又专门出台了《江苏省检察机关社会风险排查研判工作意见》。

  加强案件分析研究,及时排查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风险隐患,主动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目前这已成为该省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新常态”。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有效发挥检察建议在促进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针对司法办案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向有关涉案单位、职能部门等提出堵塞漏洞、完善管理、规范执法的检察建议1324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从源头上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

  “司法办案延伸一小步,在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就会迈出一大步。”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说,结合办案主动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检察机关责无旁贷。

  司法办案是业绩化解矛盾也是业绩

  10月22日,江苏省启东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参加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调解,在该院“检调对接”办公室主持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害方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并希望检察机关对其从轻处罚。

  检调对接让双方都满意。首创于南通市检察机关的“检调对接”机制,已在该省检察机关开花结果,成为江苏民生检察的一块亮丽品牌。借助各地社会大调解力量,以平和方式在检察环节成功化解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涉检信访案件等一批涉检矛盾纠纷,促进修复了受损害的社会关系。他们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初犯、偶犯、过失犯等轻微犯罪嫌疑人依法实行宽缓处理,全面建立和落实司法办案释法说理制度,对重点疑难案件,主动邀请律师、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参与,公开审查、公开答复。

  “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为解决好群众的合理合法利益诉求,该省检察机关全面落实控告申诉案件首办责任制,推行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带案下访、定期接访制度,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2011年起,省检察院和全省13个省辖市检察院全部开通了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举报、投诉;今年又部署在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进集信访接待、案件受理、法律咨询服务于一体的“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诉讼,真正把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近几年,群众对全省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关护特殊人群体现人文关怀

  今年8月21日,随着《江苏省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的印发执行,该省正式开启了“新版”刑事司法救助工作。不仅刑事案件特困被害人及其家属可以得到救助,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愿意息诉息访的涉法涉诉信访人也可以获得救助。

  据了解,2009年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共有5952名特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或家属受到救助,发放救助款2360余万元。“具体发放到每个人的数额可能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该省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负责人说。

  针对江苏外来人员犯罪案件较多,且存在涉罪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在适用取保候审法律措施上不平等的情况,该省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轻微涉罪外来人员及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制度。目前已在150余家企业、社区设立管护教育基地,与社会力量密切配合,先后对进入基地的300多名涉嫌轻微犯罪外来人员、未成年人加强心理矫治、帮教转化,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其中不少人还实现了成才成业。

  此外,他们还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徐州、淮安、宿迁等苏北地区的检察院积极开展“护苗行动”,启动“关爱失依儿童”、流浪未成年人“归巢”行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构建社会化帮教体系,使社会治理中的这些薄弱环节正逐步得到加强。

  站在新起点,江苏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治社会建设”职能作用,努力在依法促进、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有更大作为。(陈兴生 李跃)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