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韦汉忠:海警“兵王”

2014-11-06 09:40:5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公安部网站 

  韦汉忠,男,42岁,壮族,中国海警海南海警第一支队46001艇代理枪帆长。

  韦汉忠是训练场上的“枪神”,更是战斗岗位上的“尖刀”。22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蓝色海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伍时“苦练本领卫我海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无论何时,他都立志为标杆,无论何地,他都立身为榜样,他以过硬的素质、对战士的一片真情,赢得了“兵王”的美称。

  作为海警枪帆兵,枪就是韦汉忠的主业和生命。他苦练本领,在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大练兵”中一举夺得精度射击第一名。他能用达标成绩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艇用机枪的拆装,为了这个时间,他不知流了多少汗,手上磨破了多少层皮。韦汉忠每次出海时,他的口袋里总会带上几张纸条,走到哪带到哪、记到哪、算到哪。他说:“航海过程的风险与意外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和结果就是解决航海过程中棘手问题的有效武器。”正因为这些积累,韦汉忠不仅精通使用多种武器、摩托艇驾驶,还精通海图作业、机电维修等航海、机电知识,被战友们戏称为“万金油”的“超级战士”。

  无论是执行巡逻监管、维权任务,还是营救遇险群众、打击海上违法犯罪等等,每一次任务都充满着危险,每次执行任务中他都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发挥了“尖刀”作用,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7月,“天鹰”号热带风暴肆虐海南西南沿海,海警46001艇官兵发现一艘渔船燃着白烟,十几名船员在甲板上拼命呼救。危难时刻,韦汉忠自告奋勇,带领几名战士紧急登上摩托艇,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登靠。狂风巨浪中,他和战友们好几次险些坠入汹涌的波涛中,手、臂、腿、背、脸被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最终成功营救全部船员。今年上半年,韦汉忠随艇执行任务,他始终坚守重要战位,及时发现一外方干扰船只快速向我警戒区移动,韦汉忠迅速报告,果断拉响警报。他受命采取果断措施,高速前行的船艇在大浪中不断颠簸,他凭借过硬的基本功,最后迫使外方干扰船落荒而逃。

  他像“螺丝钉”一样在艇上一干就是20年,哪里最脏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韦汉忠常跟战士们说:“老兵就应该模范带头,工作上给你们当先锋,生活上给你们当大哥。”他始终坚持“以兵为本、带兵育人”的理念,用自己对战士的真心、真爱诠释了知兵爱兵育兵之道,总结的“爱兵三字歌”、“育兵七字经”和“带兵启示录”在部队广为传颂,被一线带兵人誉为“案头宝典”。

  韦汉忠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公安边防部队带兵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七次。

  光荣事迹

  汉忠:无冕“兵魂”韦汉忠

  他在强手如林的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大练兵”汇演中,取得了精度射击第一名、特等射手第七名,个人全能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誉为“枪神”;他在波峰浪尖的海上执勤任务中,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与战友多次在滔天大浪里营救渔民,多次破获海上违法犯罪案件,被誉为“尖刀”;他不仅精通多种武器的使用、帆缆的固定、摩托艇的驾驶,也精通海图作业、机电维修等航海、机电知识,被誉为“万金油”;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颗“螺丝钉”。

  “枪神”2004年8月,韦汉忠被总队紧急招入“大练兵”比武集训队。入队后,他发现别人已训练了两个多月,而离比武只剩下短短一个月的训练时间。为此,他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在训练场上。一次又一次地瞄靶、射击,一遍又一遍地纠正自己的动作。肩膀被枪托磨起了血泡,皮掉了一层又一层,膝盖磨破了一次又一次,甚至连扣扳机的手指都结了厚厚的老茧,可他从没叫过一次苦,喊过一声累。9月,他终于被选中去参加部局的“大练兵”汇演。面对来自全国各边防总队的众多优秀选手,他不畏强手、沉着冷静、顽强拼搏,获得了精度射击第一名、特等射手第七名,并最终获得个人全能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2007年4月,他又被总队抽调到“全国边防特勤比武集训”,担任56c对海上移动靶射击、实战对抗以及车辆驾驶教练。在执教过程中,他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总结创新训练方法,不厌其烦地做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此外,他还积极协助其他科目教练,指导队员进行全装越野、实装攀登、抗眩晕、武装泅渡等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边防特勤比武中,他所任教的三个项目,获得了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并为总队特勤比武队机动分队获得团体第一名和两栖分队获得团体第三名做出了贡献,为总队争得了荣誉。如今,每一批枪帆专业的新兵下艇后,上的第一课都是韦班长给他们上的:双联装14.5毫米艇用机枪的拆装。该科目达标成绩为1分钟,而韦汉忠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结束,仅仅用了20秒时间。短短的20秒,看起来似乎是那么一晃而过,只有韦汉忠身边的战友才知道,韦汉忠为了这20秒,手上磨破了多少层皮;就为了这20秒,韦汉忠流下了多少的汗。正是凭着对武器性能的熟悉和高强度的训练,使46001艇官兵在支队组织的射击训练中,连续两年获得了总体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尖刀”2005年7月30日,“天鹰”号热带风暴肆虐海南西南沿海。当时,46001艇正在洋浦港水域待命。12点50分,远处传来一声巨响,海警官兵发现一艘船上正升起乳白色的浓烟,十几名船员在后甲板上向附近船只拼命呼救。危难时刻,韦汉忠自告奋勇,“我去,我去。”在得到艇长的同意后,韦汉忠带领六名海警战士紧急登上快艇,迎着暴风骤雨,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登靠营救。由于台风中心正经过港区,海面上风高浪急,摩托艇在浪高近3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靠近遇险船只。韦汉忠等人几经周折,50分钟后,12名遇险船员被安全转移到码头并被紧急送往白马井海员医院进行抢救。2010年10月,海南遭受罕见特大暴雨袭击,海警46001艇正停靠在洋浦港码头避风。由于风大浪急,海警官兵要时不时地检查缆绳固定、水鼓是否有移动等情况。身为枪帆班班长的韦汉忠,每隔数小时都要顶风冒雨出来检查一次。由于风雨交加,甲板积满了雨水和海水,一不小心滑倒就可能跌进海里。韦汉忠一手紧紧抓着栏杆,一手拿着手电,每移动一步都相当于爬行,从船舱到甲板,虽然只有不到30米的距离,一个来回却要花去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想象当时是何等的艰难。韦汉忠咬着牙坚持着,一步、二步、三步……检查完毕,等他再次回到船舱的时候,他已累得筋疲力尽。就是这样,在“达维”正面袭击的时候,他与全艇官兵一起坚守岗位,顽强拼博,连续奋战了几天,最终成功避免了船艇在这次罕见的特大台风中遭受任何损失。韦汉忠不但与战友多次营救遇险渔民,还与战友们一起破获了多起海上违法犯罪案件,称得上是海上执勤任务的一把“尖刀”。在一个风急雨骤、海上波涛滚滚的夜色中,46001艇获悉一艘走私船正利用这种恶劣天气作掩护,从某邻国走私洋酒,并且很可能是一艘案值颇大的“大象”。一个小时后,海警46001艇到达指定海域。凌晨3时许,在左前方不足100米处终于出现了一艘行踪可疑的渔船。46001艇迅猛出击。由于风浪太大,执勤艇刚一靠上该船,又一下子被大浪推开。韦汉忠带领两名战士不顾危险,强行跳帮,终于控制住了这艘可疑船只。经查,该船共载有400余箱走私洋酒,价值人民币800多万元。自此,我省建省以来最大的一宗走私洋酒案成功告破。“万金油”

  韦汉忠有一个习惯,每次出海时,他的口袋里总会带上几张纸条,走到哪,带到哪,记到哪,算到哪。他在上面记载着航行过程中,在不同角度测定锚位、用测深锤判断观察锚链动态的参数以及在使用船艇固定武器时的攻击样式和阵位等等。战友们对此很是不解,韦汉忠却认真地说:“航海过程的风险与意外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和结果就是解决航海过程中棘手问题的有效武器。”

  正因为有这些纸条的积累,韦汉忠不仅精通帆缆的固定、摩托艇的驾驶,还精通海图作业、机电维修等航海、机电知识,被战友们戏称为“万金油”,他的硬功夫往往使困扰官兵的困难及隐患迎刃而解。在一次海上缉私任务中,当船艇驶向指定海域,准备对走私分子实施抓捕时,机舱里的柴油机排气筒冒出一股股蓝烟。由于机电长出差,未能跟随部队一起出海执行任务,其他人员开始手足无措,焦急万分,都不知该怎么办。“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艇长焦急地说。为了不让眼睁睁地看着追了几天的走私船在眼皮底下溜走,韦汉忠毛遂自荐来到机舱。经检查,他发现是增压器油封漏油,部分滑油随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并果断采取措施,几分钟就修复了漏油问题,为船艇提供了动力保障,并最终成功破获了这起海上走私案件。“螺丝钉”韦汉忠像“螺丝钉”一样在船艇上一干就是18年,实现了他当初立志扎根基层,献身边防的夙愿。作为艇上兵龄最长的老兵,他嘴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老兵,老兵就应该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风。”在船艇上哪里最脏,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历年船艇检修保养中,韦汉忠总是选择最苦最累的活。2009年海警46001艇在广西梧州船厂中修期间,由于寒潮的影响,必经之路桂江汛期提前来临,在汛期桂江水位猛涨,船艇无法正常通过,完工期不得不提前半个月,同志们心里都没底,不知到底能不能提前完成中修任务。韦汉忠说了一句话:“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再苦再累也得完成,否则,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支队?”朴实的话语坚定了战友们完成任务的信心。他总是选择最苦最累的活,每次带头蹲在机舱里,从最难的“死角”干起,有时甚至要把整个身子趴下去,一干就是数个小时。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官兵们工作积极性高涨,任务如期完成,顺利返回支队。后来听说,桂江当时已是汛期,如果维修任务完成迟上哪怕就是一天,46001艇就将无法顺利返航……2010年3月,韦汉忠回广西老家看望妻子。刚到家没几天,艇长就打来电话:“部队有任务,要求所有探亲休假人员必须马上归队!”韦汉忠看了看身边的妻子,毫不犹豫坚定地答道:“是,艇长!我明天就动身,保证按时归队!”原来,支队的船艇要进行W5保养,要求“老黄牛”归队。接到命令后,韦汉忠毅然放弃休假,第一时间赶回了部队。回到单位,他立即带领战士们在艇上忙前忙后,几天之后,他基本都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换洗了,每件衣服上都有很浓的油漆味。有个战友跟他开玩笑说:“你都30好几的人了,休假不在家多陪陪老婆却赶来卖苦力,何苦呢?”他傻笑着说:“我不想为我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和老婆相处的时间还很长,而和战友们一起工作的时间却并不很多。”在他的带领下,船艇保养工作顺利通过了上级检查。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