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多年,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战友们面对金盾的热血赤心,是同志们面对危险的义无反顾。作为人民警察队伍的光荣一员,我热爱我的职业,愿意为其付出我全部的热情和执著。平安北京,为你,我们永远坚守。”
8月12日下午,由人民公安报社、北京市公安局共同举办的“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主题宣传活动第六站走进国家图书馆。讲坛上,一名身材魁梧、一身警服的帅气警察正在结合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为现场观众讲解国内外暴力恐怖袭击的常用手段和特点,以及北京市反恐防恐工作的具体举措。
这名有气场的演讲者就是被誉为“绑匪克星”的北京市公安局第十总队副总队长曹志刚。
勤奋苦练,磨砺出警队中的“神枪手”
曹志刚小时候曾目睹一名女警察在集贸市场勇猛地把小偷按倒在地,“警察是正义的化身”这一印象深深地烙印在曹志刚幼小的心灵中。18岁时曹志刚应征入伍,入选三军仪仗队成为一名战士。1992年,曹志刚放弃了上军校的机会,进入北京市公安局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圆了自己的警察梦。
1997年,曹志刚成为一名巡警。2000年,北京市公安局选拔刑警,他凭借沉稳、冷静的性格特点脱颖而出。但刚步入刑警队伍的曹志刚射击很不好,不是脱靶就是打不准。带他的队长也有招儿,把弹夹卸了,让他打空枪,他瞄得很准。接着,他又偷偷给曹志刚的枪里装上一发子弹,不明就里的曹志刚还当是空枪,枪响了,十环,这下把曹志刚的信心打出来了。他开始苦练射击基本功,端枪、放下、端枪、再放下,每天一个动作训练成百上千次,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了还要坚持。早晚练体能,白天练战术,还有各种射击姿势,光训练背心就磨破了十几件,肘部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这些训练,为曹志刚赢得警队“神枪手”美名奠定了基础。
“玩命”队长用身体保护人质安全
“我没想到警察能冲进来,听到的声音就是爆裂的窗户和门,反应过来时,满眼都是民警,北京这么大,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我救出来。”许多被救的人质都这样描述。在行动中,曹志刚不止一次将人质拥在怀中,用自己身体做遮挡,让被绑架的人质免受次生伤害。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别侦查支队肩负着打击绑架、劫持、涉枪等严重暴力犯罪的职责,经常要面对凶恶歹徒和各种危险场面。在这里任职时,曹志刚把这个团队带成了一支敢于“玩命”的团队,他也是这个团队里最“玩命”的人。“出生入死的时刻,我们队长总是第一个冲进现场。”曹志刚的队友如是说。
对此,曹志刚却说:“他们都还是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别说牺牲了,就是伤一个也受不了啊。作为队长,我把他们带出去执行任务,更有责任把他们安全带回来。”
2004年2月,著名演员吴若甫被绑架。曹志刚被任命为解救人质突击小组组长。2月3日深夜,第一名落网的嫌疑人王立华带着警方前往关押吴若甫和另一名人质的地点。在那个平房小院的院门外,王立华停下了脚步,问:“他们有枪,你们谁先进去?”“我。”身穿黑色防弹衣的曹志刚平静地说。“你可能出不来了。”“我等会儿出来还要见你。”曹志刚回头对王立华说。
“行动前我们已经知道歹徒有手枪、冲锋枪、手雷等武器,但曹队仍像往常一样冲在第一个。”和曹志刚一起参加行动的队员说,“当时我们进院时在大门受阻,曹队说了一句‘翻墙’就上了墙,等我第二个跟着翻上墙,曹队已经用身体把门上的玻璃撞碎,第一个往屋里冲了。”
“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吴若甫在回忆当时获救情形时说,在自己和另一名人质几乎放弃希望时,关押他们的小屋所有门窗突然一起爆裂,霎时间,特警鱼贯而入,绑匪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已全被制伏。
“整个过程不到3秒,之后,曹队把我紧紧搂住。”吴若甫感慨道,自己事后得知,歹徒持有炸药和手雷,曹志刚是做好了用胸膛保护他的准备。
即便一枪毙命是职责,他也只到万不得已才开枪
曹志刚总说:“嫌疑人和人质一样,都是人命。警察不是杀手,最终目的是要让人质安全获救,案件和平解决,击毙并不是最好的结果。”第一次击毙歹徒后对生命的扼腕,逐渐演化成他对枪的敬重。从警以来,曹志刚开过4枪,击毙歹徒3名,击伤1名,没有一枪轻举妄动,没有一枪伤及无辜。冷静果敢、枪法出众以及过人的心理素质为他赢得了“绑匪克星”的美名。但每一次开枪,他都会反思案情,即便一枪毙命是职责,但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扣动扳机。
2004年5月18日傍晚,北京西客站东侧的马连道,男子王某抢了路边瓜摊上的西瓜刀疯了般挥砍,接连划伤3名无辜路人,并劫持了女青年小钟。
在车棚里,王某用西瓜刀顶住小钟的脖子。谈判专家在车棚外喊话,担任解救人质重任的曹志刚则端着枪守候在距车棚1米外的地方,随时准备破门救人。
1小时后,王某的情绪有所缓和,接受了从窗户递进去的饮料,顶住小钟脖子的手开始松动。心急的小钟想要趁机逃脱,却激怒了王某。王某举刀向小钟的脖子狠狠划去,事态急剧恶化。得到命令后,曹志刚踹门而入。在王某再次砍向小钟时,曹志刚扣动了扳机,人质解救成功。
这是曹志刚第一次开枪。当天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才20岁啊,这么年轻,做点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劫持人质呢?是我开的枪,他伤害了人质,我不能坐视不管……但是,如果他没有伤害小钟的举动,我就能制伏他而不是击毙。”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让曹志刚辗转难眠。
“击毙他是很可惜,但如果不击毙,无辜的人质就会受伤害……”想到最后,曹志刚解开了心结。次日一早,单位请来心理医生为曹志刚做心理辅导。几个问题后,心理医生惊讶了,这名昨天才开枪击毙劫匪的警察心理素质如此之好。
仅仅过了3个月,北京市通州区的一间发廊里突然冲进一个男人,持刀砍伤3名服务员后,劫持女孩小彭为人质,给谈判组开出8000万元赎金的天价。两个多小时的谈判没有结果,专案组决定突击解救人质。现场窗户极高,外面还罩着钢筋的防盗栏,窗帘也都被拉上了,这一切,对枪手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就在歹徒不经意间探头观察外面的情况时,曹志刚举枪便射,子弹穿过细密的防盗栏,击碎双层玻璃,准确地击中了歹徒,人质获救。
开枪是迫不得已,在更多的情况下,曹志刚会尽力争取和平解决。在一起劫持案件中,嫌疑人失恋后把前女友劫持为人质。曹志刚了解情况后认为嫌疑人本质并不坏,对女孩感情也很深,经请示,他做出“不采用武力手段、和平处置案件”的处置策略。在7个小时的劝解中,曹志刚隔着门与嫌疑人沟通,谈到口渴时就递上一瓶水,饿了就送去点吃的,最终嫌疑人被感化,主动释放了人质。
23个除夕夜,他默默守护百姓平安
2014年除夕夜,曹志刚依然身着作战服,带领民警在王府井巡逻。此前的22个除夕夜,曹志刚或奔波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路上,或值守在安保岗位上,都放弃了和家人守岁跨年的机会。曹志刚说:“这时候,睡在单位比在家里踏实。”
能够和爸爸团聚一次,对13岁的女儿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求。所以每次曹志刚挤出吃午饭的时间到学校看女儿,懂事的女儿总是格外珍惜。对日思夜想盼着他回家的父母,曹志刚也总说,过两天就回去看看,却屡屡食言。
虽然曹志刚欠家里人一些陪伴,但那些被他救下的人质却一直忘不了他。曾被曹志刚从歹徒刀下救出的女大学生已经成家,与爱人在浙江的一个小城市经营着一家乐器店。今年7月,听说曹志刚到杭州出差,女孩和她的爱人连夜驱车上百公里来到杭州看望他。女孩的爱人反复对曹志刚说:“您是我媳妇命中的贵人,也是我命中的贵人,没有您,我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面孔
曹志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6月出生,1992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第十总队副总队长。
这些年,曹志刚带领一个英雄团队出生入死,打击绑架劫持、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从成功解救著名演员吴若甫到从歹徒刀下解救女大学生,曹志刚直面423名绑匪,击毙歹徒3名、击伤1名,解救170名人质;2006年以来,他参与侦破的绑架案破案率为100%。
曹志刚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第一届我最喜爱的首都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2005年、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声音
和曹队在一起,你也会不假思索地向歹徒冲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
——曹志刚的同事缪璇
再危险的行动,他永远都是“我第一个上,你们跟在我后面!”有他在前,我们的团队就是无坚不摧的战车,再大的事,我们都没怕过!
——曹志刚的同事刘迎超
曹队有着一颗比常人更深情的心。案子不破,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对歹徒,他是尖兵利剑;对群众,他是亲人救星。
——曹志刚的同事张熙鹏(胡爱华 董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