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平安中国 保障安居乐业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系列评论之一
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对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体现了对平安建设规律特点的准确把握,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的科学指南。
这次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人民法院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学习贯彻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精神,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谋划、推进平安建设,提高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化平安中国建设,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要害。各级人民法院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重大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防范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化平安中国建设,要坚持法治导向,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人民法院要把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深刻认识法治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优势,自觉用法治思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把法治方式贯穿于平安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法治对平安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要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善于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在法律框架内研究解决办法,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法治化水平。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各级法院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四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更好地肩负起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深入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周强: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周强: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平安中国]建设平安中国从衣食住行安全做起
·建设平安中国从衣食住行安全做起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孟建柱:汇聚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建设平安中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1、平安建设奏响“最强音”建设“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