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地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这两项重点工作,正以破竹之势同步推进。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之举。
全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启动以来,浙江省司法厅第一时间发文,在全省部署开展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专项行动。其间,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整合法治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资源,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普法先行 凝聚共识营造氛围
在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上,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类载体开展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度。
浙江省司法厅会同省人大法工委、省住建厅、省法制办联合召开《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新闻发布会,就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拆除方式、责任追究等,向全社会发布;组织编写《“三改一拆”法律知识100问》、《“五水共治”法律知识100问》,制作“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宣传挂图,并摄制公益普法宣传片,免费发放到全省各地;组织省“六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在全省各地开展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主题的依法行政法律法规巡回宣讲;在全省开展《流动大舞台———法制宣传浙江行》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专场演出;运用“浙江法治在线”、“浙江普法手机报”、 “浙江普法微博”、“浙江普法微信”等新媒体,滚动式、不间断地宣传“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政策法规。各地司法局也立足实际想管用招数:普法工作者来到老百姓身边,向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法律法规;传统载体和新兴媒体一起发力,把典型案例剖析得通俗易懂;组织法律顾问协助村、社区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共发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普法宣传资料200多万份,张贴悬挂普法宣传挂图、标语近23万张,举办普法宣传讲座5000余场,开展送法下乡、文艺演出7500多次,制作公益普法宣传片200多部。9月3日,《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出台,要求各市、县(市、区)司法局在认真总结前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组织、再推进。
9月16日,浙江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通知》文件精神,制定《进一步深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工作指导。
目前,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正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开展正反两个方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既大力宣传“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的守法、执法先进典型,也公开曝光一批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通过以案释法、以案说理,让违建必拆、违法必究的思想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让“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每一天都是普法日,让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全体动员 法律服务深度护航
积极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已经成为全省司法行政人的共识。
律师是法律服务的主力军,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既是全省律师行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履行责任使命、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机遇。
浙江省律师协会成立了“五水共治”律师志愿团,通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推动环境立法等方式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吹响了浙江律师服务“五水共治”的集结号。
各地律师行业也纷纷发出倡议,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和支持“五水共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服务,保障各项治水措施依法推进。
浙江嘉深律师事务所律师杭璐东,作为嘉善县首例环境污染案件的辩护人,在嘉善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向局法管科做好案件动态情况的汇报和分析,与媒体进行沟通,避免事态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他还将这类案例作为服务其他企业的参照,加深企业对“五水共治”的正确认识,避免类似风险的发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担任政府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律师们,积极参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相关决策、文件审定前的讨论,提出法律意见;各地司法局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解答企业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关乎民生。各地人民调解机构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主动收集、排查、化解“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引导各类矛盾通过正规渠道及时化解,依法解决。
慈溪市全面启动“民情气象站”,动员全市1000余名民情观测员加强民情观测,全力做好矛盾隐患排查摸底;温州市充分发挥2253名“两代表一委员”特邀人民调解员的积极作用,参与此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协调和监督工作;浦江县作为全省“三改一拆”排头兵,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无一起因拆违导致的上访案件。
除了律师和调解员外,司法行政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都被充分动员了起来。
公证机构主动做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中的证据保全公证、合同协议公证、现场监督公证等服务;政治素质好、执业经验丰富的法律援助律师被指派办理涉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援助案件;司法鉴定机构为依法办理涉及违法建筑拆除、涉水案件提供证据支持。
截至8月底,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法律意见、建议7000余条,参与政府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520次,开展专题法律培训1300多次;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10万多张,受理援助案件5300余件;办理公证案件7000多件,减免公证费用310万余元。
强化机制确保常态化长效性
浙江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厅党委的部署要求,把进一步深入推进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
温州成立了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活动领导小组,出台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活动的相关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强化工作督考,把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市局对机关处室和县(市、区)司法局开展工作考核和督查的重要内容,并在制定法治文化区域建设、市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先进司法所评选中列入服务“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任务,开展综合考评。
浙江嘉兴则尤为注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第一时间部署动员,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第一时间发文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嘉兴市司法局主动与嘉兴市委政法委、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协调,建立了法制副河(道)长制,挑选有经验的优秀政法干警担任法制副河(道)长,通过开展“法治、德治、自治”活动,有针对性地推进治水法律宣传教育,参与制定和完善有关治水规章制度,协调环保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打击违法犯罪,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
9月17日,全省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律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深入推进。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做好指导、协调及督查。同时,要细化措施,各地传达会议精神要“一杆到底”,制定实施方案要“定岗定人”; 还要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年终考核,省司法厅下半年将组织力量对此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浙江省司法行政部门还将结合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创建“无违建县(市、区)”等工作纳入“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
·河南省濮阳市召开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
·新疆兵团司法局党委书记到七师调研指导司法行政工作
·安徽桐城市委书记调研司法行政工作
·浙江北仑司法局打造“四大平台” 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帮扶企业工作
·浙江绍兴司法局“司法行政学堂”顺利开讲
·甘肃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宣传骨干培训班
·甘肃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宣传骨干培训班
·贵州黄平:多管齐下 提高司法行政知晓率和满意度
·山东: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转型
·浙江司法行政用亲民方式传递法治理念
·上海嘉定区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