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达州通川:倾心营造“全国文明接待室”

2014-10-31 08:33: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再次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这是该院第五次获此殊荣。自2000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以来,该院分别于2004年、2007年、2011年、2014年保持了“文明接待室”的荣誉。

  打造“亮丽”窗口

  接访工作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软硬件设施,通川区检察院着力规划打造的接待室不仅配备了12309专用举报电话和电子滚动屏,此外还开通了网络办公办案系统,硬件装备明显加强。接待室内便民设施齐全,安装了空调,桌椅茶水齐备,此外还提供报纸杂志以及检务公开宣传资料,为群众反映情况创造了舒适、舒心的环境。

  培养高素质的控申干警。通川区检察院在控申干警素质培训上狠下功夫,利用每周五学习例会的机会,组织控申干警学习李林森、张章宝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组织观看报告会和电视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干警的爱民之心。为培养懂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接访干警,该院还选派干警到区信访局锻炼、学习,在实践中增强群众工作能力。该院控申科干警在“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培训中认真学习业务,全部通过省检察院组织的在线考试,实现了素质提升、技能增强和作风转变的目的。3年来,该院控申科共有13人次获得表彰。

  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通川区检察院严格按照文明接待室评比标准,对控申干警进行明确分工,完善了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安排了专门的信访和举报中心接待员,实现控申、举报、接访相分离,保证随时有人接待。该院对控申、举报信件的移送与分流实行首办责任制三联单制度,对移送外单位的信件要求填写移送签收回单,保证各类控访信件有着落、有回音。该院对信访案件还实行三级说理机制,即一般案件部门答疑,重要案件分管领导答疑,重大、有影响案件和告急访、群体访案件检察长答疑。3年来,该院首次接访的169件信访件,均在7日内分流,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答复当事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上高素质的人员队伍,为该院打造文明接待室奠定了基础。

  多次上访一朝息诉

  接访工作琐碎繁杂,上访群众往往是带着一肚子冤气找上门来。针对这种情况,通川区检察院从细节入手,努力做好接访工作。

  尊重来访者,热情接访。“有话您请讲”,送上一杯热茶,耐心倾听来访者的述说。面对满腹委屈、心中愤懑的来访者,认真倾听并准确把握来访者的诉求,是通川区检察院检察长杨辉霞的接访心得。

  2013年,未成年人小王因过失造成同学小任重伤,该院综合考量案件情节、后果,依法对该案作出不起诉决定。由于加害人小王家境困难,仅赔偿了受害人1万元,无法弥补被害人小任的医疗费和后续治疗费用,小任母亲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并多次上访。

  当任母上访到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时,杨辉霞亲自接待,与其谈心,并向任母耐心地解释法律。在了解到其家境确实困难后,杨辉霞主动提出对被害人实施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5000元,同时协调小任就读的学校赔偿了5万元。这让任母非常感动,主动罢访。

  2014年春节前夕,杨辉霞带着干警前往小任家进行回访,对小任进行了心理疏导,还鼓励他要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检察干警还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物资,表达了检察机关的慰问和关怀。3年来,该院共办理上访案件24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3年来,通川区检察院先后组织干警深入20余个村社、乡镇、学校和企业,开展举报法制宣传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余人次,受理举报、控告线索10余件。除此以外,该院充分利用接访窗口,向来访群众宣传法律、政策、案件管辖和举报常识,引导群众开展规范化控访与举报。该院在严格依法办事,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控访的前提下,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党的政策,扩大接访的社会效能,使上访群众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控访意识等。该院还将接访工作融入到为民执法的事业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使接访工作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新机制为群众工作注入活力

  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通川区检察院突出控申接访工作的全局性,着力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显现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效能。

  建立执法办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川区检察院引入信访风险评估,干警在执法办案的同时,对信访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对存在较大社会风险隐患的案件,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和检察长。根据该院制定的《执法办案社会稳定评估预警办法》,将不受理、不起诉、不立案、不抗诉、不赔偿等11类重点监控案件纳入风险评估范围,办案部门在作出决定后的3日内,填写案件风险评估预警表,报送控申部门,并会同控申部门了解被害人、举报人、申诉人的意见和态度,做好息诉息访工作。

  建立矛盾纠纷化解的联动机制。通川区检察院与该区司法局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在检察工作中引入人民调解;与交警部门良性互动,联手做好交通肇事案件的调解工作;邀请基层政府、公安派出所共同做好故意伤害类案件的调解工作。3年来,该院办理刑事司法救助案件10件,向11名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6.3万元,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多名被害人专程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建立重大舆情引导机制。通川区检察院成立了涉检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参与网络舆情讨论,引导网上舆论导向,对重大涉检网络舆情快速反应,引入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宣传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及时通报舆情处置情况。截至目前,该院已成功处置3起涉检信访舆情,取得良好效果。

  建立心理咨询介入控申接待机制。通川区检察院为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以满足信访人心理诉求为落脚点,积极推行心理咨询介入控申接待工作,通过解释、说明和理解等沟通方式,对重复访、缠访、闹访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有效减少重信、重访的发生。3年来,通川区检察院先后制定并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信访接待工作制度》、《举报线索、交办案件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了内部管理,实现了各项事务有章可循。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控申部门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控申工作取得突出进展,得到上级院的充分肯定。该院控申部门多次受到达州市检察院和通川区委表彰,控申科干警也多次受到四川省检察院、达州市检察院和通川区委等的表彰。(张聪 叶永红)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广东肇庆检察院连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
·山西晋城市检察机关全力打造全国“文明接待室”
·贵州镇远检察院四项措施打造省级文明接待室
·拟继续保留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名单
·拟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名单
·重庆表彰一批“文明接待室”

·重庆表彰一批“文明接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