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笔者认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有三大意义。
意义之一,可以保证改革不走错路。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啃硬骨头的工程,是挺进深水区,打破原来利益格局,让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大事。只要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坚守法治方式,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错误,因为法治是规范,是约束,是引导。过去,我们曾经走过错路,很大原因是我们法治不够强大,不够健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的论述,意义深远,这是保证我们改革正确之路的必然前提。
意义之二,可以保证改革少走弯路。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是复杂的,更是艰难的,只要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坚守法治方式,就能少走弯路,因为法治是规矩,是标杆,是灯塔,是航标,是矫正器。只要让改革在法治的规范中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前进,就能走直路,走近路,更好地实现改革的宏伟目标。
意义之三,可以保证改革把对路走好。众所周知,要把路走好,必须遵守走路的规矩,符合规矩,才能走得好,走得快。把对路走好、走快,同样需要法治保驾护航,因为法治是促进器,是生产力,是前进路上的强大正能量源。
当然,我们在强调法治促进改革的同时,改革也能促进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笔者认为,这是当前我们最大的辩证法,把握好这个辩证法,就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和谐共振,共同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殷建光)
·浙江:当好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先行军”
·河南检察院通过学习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中国指南之执业篇:大有作为天地宽
·法治中国指南之蓝图篇:树立起民族复兴的法治航标
·法治中国指南之百姓篇:四中全会后,您的生活将有哪些改变?
·首届“法治中国论坛”举行
·首届“法治中国论坛”举行
·法学专家建言依法治国 献策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指南之为政篇:从决定看领导干部的“底线”“红线”
·新华时评:法治政府当一诺千金
·贵州法学界召开“学习四中全会精神 建设法治贵州”座谈会
·让法治信仰植根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