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开展以来,河南省沁阳市突出普法重点,创新普法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分层次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该市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突出“五个重点”实现普法对象全员化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定了《市委中心组学法制度》,规定中心组每年学习法律不得少于2次。制订了《科级干部法律培训实施方案》,规定科级干部每年参加法律培训2次、40课时以上。二是加强公职人员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每年分批分期组织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法律知识轮训,将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成绩作为政府目标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四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开展“一企一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难题,培养企业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五是加强农民学法用法。通过开展“一月一下乡”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法制宣传,提供“菜单式”服务,群众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就重点宣传什么,将法制宣传延伸到社会基层细胞、乡村农户。
依托“五大载体”实现普法形式多样化
一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走访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分包329个行政村,通过干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工作、心贴心服务,排民忧、解民难、保民安、帮民富。二是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实行执法人员专业普法。三是以文艺传媒为载体,实行寓教于乐普法。四是以“法律八进”为载体,实行全面普法。五是以法制宣传日为载体,实行重点时段重点普法。
发挥“五大基地”作用实现普法教育长效化
一是围绕党性教育,发挥党员廉政教育中心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用。二是围绕平安建设,发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作用。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三是围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发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基地作用。四是围绕保障职工及农民工权益,发挥职工及农民工维权中心作用。五是围绕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发挥农民法制教育基地作用。在街头巷尾和群众身边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防火、防盗、反邪教知识,通过潜移默化提高群众法律素质。
·广西桂林秀峰区检察院“乡俗俚语”普法宣传受欢迎
·福建南平:普法宣传助力新农村建设
·广东普法因类施教 全面提升覆盖面
·山东枣庄:按需普法让法制宣传教育更“接地气”
·河南省襄城县司法局践行群众路线 搭建普法新平台
·福建南平市司法局:普法宣传助力新农村建设
·福建南平市司法局:普法宣传助力新农村建设
·河南:普法教育要让人看得懂记得住
·云南楚雄市司法局探索网上普法平台
·甘肃敦煌市司法局“飞天普法”微信平台正式上线
·浙江:诸暨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宣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