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来稿选登

河南: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2014-10-27 17:02: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引发河南省政法战线热烈反响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消息传来,河南省政法战线的同志学习讨论时表示,全会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计出宏伟蓝图,对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政法部门,一定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王银生说,“民告官”行政审判实践表明,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合理行使行政权力,才能有效杜绝群众与政府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四中全会提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行政审判旨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王银生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对所属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加强监督,对于藐视法庭权威、消极应诉、行政长官应出庭而不出庭、干扰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等现象进行查处和整改。

  河南省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吴文立说,学习全会精神,检察机关要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要恪守检察职业良知,依法全面收集审查、甄别运用证据,特别是要重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要坚持理性司法,对社会关注、媒体炒作的热点、敏感案件,准确定性,不枉不纵,防止被舆论左右、被信访绑架,跟风跑偏。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用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要善于用老百姓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的语言说清道理,让社会信服裁判。

  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尚海表示,四中全会对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法治宣传教育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表述:认识,前所未有的深刻;布局,前所未有的清晰;举措,前所未有的深化。尚海认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会议提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会议确立了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会议明确了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这些崭新的论述里程碑式地描绘了法治中国的蓝图。

  河南省委政法委综合处副处长石立峰认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党要为法治建设提供方向,确定具体任务,同时明确推进的思路,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石立峰说,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记者谢建晓)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山东临清:借助新媒体提升司法公信力
·辽宁沈阳大东区法院以“大合议制”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
·河南省委政法委:深化公开 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
·青海海西州中院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法院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
·福建:推进执行信息化 提高司法公信力

·福建:推进执行信息化 提高司法公信力
·上海司法改革试点目标:牢固树立司法公信力
·最高法发布第七批指导性案例提升司法公信力
·涉诉信访与司法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沪黔两地法院共商司法公信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