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年轻人都去上班了,家住小学苑的施阿姨抱着小孙子,在小区的石凳上惬意地晒太阳……给居民纳凉“话仙”的石凳,绿荫环绕的小区广场,这是小学社区旧貌换新颜的画面,也是全市“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工作的缩影。上周五,厦门市召开全市“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创建工作。随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推进步伐,全市还有许多这样的社区、农村,正悄然发生变化。
在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旧貌换新颜;在城中村,居民自筹资金,一张平安和谐网渐成雏形;在新农村,共建平安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老社区 居民自治管理 旧小区面貌一新
在小学社区印制的一本《同心共筑平安和谐》宣传册中,不少人留意到一组对比照——第一张照片里,一个卫生死角里杂草丛生,白色塑料袋四处乱飞;第二张照片中,死角变成了绿色庭院,杂草变成了整齐的绿化带,白色塑料袋不见踪影,地上多出了石凳、茶几……
“这个社区变得越来越温馨,更有安全感了!”社区居民施阿姨一边逗调皮的孙子,一边告诉记者,她是小学苑的老居民,附近大多是开放式老旧小区,没有物业,道路坑洼不平。夏天到了,居民们连一个纳凉聊天的地方都没有,整天要闷在家里。不过,这一切从最近一两年开始改变,坑洼的道路变平坦的水泥路,平安监控探头也装了起来,原本的破损墙壁如今成了壁画长廊……
两张新旧照片的变化,是街道、居委会牵头,居民出谋献策、参与建设家园的写照——以小学路140号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为例,居民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参与,将原本废弃的荒地,改造成为停车位,并加以规范化管理,小区停车秩序大为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苑的自治管理推行后,很多周边的老旧无物业小区纷纷效仿,周边商家还自发制定自律联盟公约,沿街商家都主动包片认领了门前绿化的保洁管理,周边居民也主动认捐街边木椅、石凳。一到空闲时间,小区广场其乐融融。
城中村 新设停车系统 打造平安和谐网
在“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工作中,马垅社区也在发生悄然变化。
众所周知,马垅社区是个城中村,现有常住人口1289人,外来租住人口2.8万多人,如何在这么一个人口流动性巨大的社区,织起一张和谐、稳定的平安网,是一个考验。
记者了解到,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春风下,这张“平安和谐”网已初具雏形——在居委会主导下,居住50人以上的出租楼推行“五个一”工程,即安装配备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一扇防盗磁卡门、一本循环登记簿、一名专职管理员、一块民警提示牌。
“厦门治安好了,游客才会来;同样,我的出租楼治安好了,才会有租客来住。”社区居民老陈说,为了升级监控、门禁等,他投入了数万元,不过这很值,因为他希望自家的出租楼是平安楼,不是盗窃、抢劫频发的“凶宅”。
和老陈一样,很多马垅人正在发挥自己的智慧,让家园更有序、平安——今年8月份,马垅社区居民召开户代表会议,自己筹资建成了厦门唯一的“城中村”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解决辖区内居民停车难、机动车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
小家平安,才能共筑大家的和谐,这是马垅人对共同缔造平安的理解。
新农村 社会治安共防 提升村民安全感
红花绿叶,楼台亭阁……这样的江南美景,不一定要在江南才能看到,在作为厦门东大门的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您同样可以见到。这座村庄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会让您感到惊讶。
据介绍,今年以来,莲塘村领导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平安和谐建设的积极性,强化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观念转变。此外,辖区派出所加强村子周边的巡逻,让村民时时能看到警灯,提高安全感。
“以前,村里不时发生鸡鸭失窃案件,如今治安好多了,小偷都不敢进村。”村民对此深有体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莲塘村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2%,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8%。
在加强治安防控的同时,莲塘村还设立“律师讲法”论坛,把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带进农家。4年前,莲塘村还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称号。
和莲塘村一样,厦门其他农村在“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中,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在集美灌口田头村,一支由11名队员组成的护村队,不定时在村里巡逻,在村庄的主要路口,安装4处监控探头;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同安莲花镇军营村,茶乡便民服务中心大楼建设“高山警务室”,破解茶乡区域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接警不能及时出警”的难题。
记者手记
小家与大家
上周五,记者采访经过小学苑140号,贴在墙上的标语令人印象深刻:同心共筑,我爱我家。
成龙唱的歌曲《国家》里有一句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把歌词稍微改一下,那么厦门,就是我们每一个小家的大家。它的平安、和谐、美丽,关系并影响着每一个人。它的荣辱,也与每一个小家息息相关。
小家,大家,家家相连。
正如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詹沧洲所说,要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紧密结合美丽厦门典范、良好和基础(村)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优势,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共调、社会治安共防、重点问题共治、特殊人群共管、平安建设共创、和谐环境共筑,努力把社区(农村)打造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矛盾纠纷不出村(居),服务管理更加到位的平安家园、和谐家园、幸福家园,为建设平安厦门、美丽厦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区(农村)是城市的细胞,没有社区(农村)的平安和谐,就没有全市的平安和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和谐成果人人共享。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平安厦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作出新贡献。
链接
“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工作”
大事记
启动时间:2014年5月9日
厦门市综治办、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厦门市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农村)”示范点创建活动方案》,全市37个社区(农村)率先开展试点;
覆盖时间:2014年8月
在全市37个社区(农村)试点基础上,将创建活动覆盖到全市所有村(居);
行动目标:努力把社区(农村)打造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矛盾纠纷不出村(居),服务管理更加到位的平安家园、和谐家园、幸福家园。
·山东济南历下:“亲民警务”打造辖区平安和谐
·贵州松桃治安网格化防控体系力推“平安和谐五区”建设
·山西晋中30条严规打造平安和谐环境
·山东宁阳:警民互动共建平安和谐家园
·最高检中铁总公司携手建设廉洁平安和谐铁路
·平安和谐行动打造平安和谐厦门
·平安和谐行动打造平安和谐厦门
·宁夏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平安和谐
·厦门市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农村)示范点创建
·创建“平安和谐边关”实现百色和谐平安
·推行理性维权 力促平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