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着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从平面、单向的法制宣传转向立体、多样的法治文化培育,在耳濡目染中培植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
一是基层阵地有图像。投入10余万元制作法制宣传资料,在市中心路段大型全彩户外频媒 、小区传媒高清LED联播屏、楼宇电子屏集中投放,提高市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依托法治宣传栏、法治主题广场、法治长廊等传统阵地,开展法制宣传。目前,共建有法治长廊159个、法治公园3个、法治文化主题广场3个、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示范基地10个。
二是传统媒体有声音。在电视台开通《南湖老娘舅》电视调解节目,以析法释法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已累计播放182期,收视率位列嘉兴电视台所有栏目第二名。在广播站开通《小崔说法》《小鹿热线》等广播栏目,每期安排1名律师参与,设置热线解答群众问题,并用以案说法形式解析法律问题。截至目前,已播出88期,解答听众咨询500余人次。在全市公交车载电视上,集中播放法律信息,每天每辆车轮流播放达30次以上,受益人群达200余万人次。
三是新兴媒体有互动。开通微博直通车,发起“微普法广播”“微普法”“举案说法”“农民法宝”“以案说法”“普法漫画”“普法诗歌”等话题,组织资深律师、政法干警和其他法律专家,为网友提供专门法律咨询服务,实现法律服务实时互动。目前,该市已开设官微和微信公共帐号189个,“海宁司法”“中一在线”等网上法律服务帐号曾荣获亚洲地区政府转型奖、全国政法新媒体“微信问政新锐奖”等奖项。
四是品牌创建有特色。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产品。嘉善县在越剧、“三句半”中融入法治元素,创作越剧小戏《敲门风波》、小品《生日》、独角戏《食品安全记心间》;海宁市结合潮乡文化和新兴艺术形式,拍摄婚姻家庭普法微电影《让爱回家》,并获第十届全国法制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南湖区挖掘当地漫画人才,创作《钟馗降魔》《雅贿》等法治漫画,分别获第十届全国法制漫画动画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最佳法制漫画奖和法制漫画三等奖。
·浙江江山出入境:百姓喜爱的“文化景点”
·浙江:杭州法学会开展法律下基层百场报告会活动
·浙江嵊州政法委举办“政法大讲坛”网络舆情专题讲座
·浙江:以法治理念引领改革前行
·浙江司法行政用亲民方式传递法治理念
·浙江慈溪检察手机报上线
·浙江慈溪检察手机报上线
·浙江义乌:流动人口登记发微信即可
·浙江:消防铁军助力“平安余姚”建设
·浙江:争创“枫桥式”乡镇 平安诸暨出新彩
·浙江:湖州织里警务广场开放首日 学生补习消防课
·浙江召开打击防范通讯(网络)诈骗重点提案办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