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李寒阳小姐的动物观

2014-10-24 08:52: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和她相对而坐。迷离的灯光,洁净的桌椅,墙上随意挂着几何状的抽象小画,也有机印的凡·高、莫奈等印象派油画作品。优雅的环境与温馨的意境,使这个不大的饮品店,成为我们常常光顾的小憩之处。

    “你要——喝点什么?”我用眼睛征询地望着她。

    “奶茶。”她说,“要珍珠的。”

    我一笑。这基本上是惯例了,每次来此,她总是要喝珍珠奶茶。而我,则一杯清茶,或者一杯不加糖的略略泛着苦味的咖啡。然后,便是我们之间的随意而率性的交流了——当然,主要是我问她,她作答——这,仍然是惯例。

    “笑笑,”我说,“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你是前天看的吧?”

    “不。”她摇摇头,一口否定,“是大前天、大大前天,都四天了。”

    “哦——”我长长地哦了一声,表明我记错了。“那么,”我呷了口咖啡,“你能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嗯——”她歪歪头,将吸管从嘴中抽出来,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一个农民伯伯出门下地干活,突然看到一个兔子从那边跑过来,一头撞到树上撞死了。农民伯伯好伤心,于是他就天天守在这棵树前,等着别的兔子跑过来时,告诉它,这里有棵树,快从旁边绕过去吧。这样,就不会再有兔子撞死了。”

    我听后,先是愕然,但须臾,一种异样的感慨与感动顿时涌上了心头。

    说起来,这已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八年前,这个小名笑笑、大名李寒阳的小女孩刚刚四岁。多年来,我曾不止一次地将她的这个独特的解读说给别人听,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要把我的感慨与感动形诸于文字,但多次坐在电脑前,又多次放弃,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毫无污染的蔚蓝的天。我相信我女儿李寒阳的那个异样的解读,实则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她将猫猫、狗狗、大象、小兔都当成可爱的朋友,当成在这个世界上同她一样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生物的真情流露。并且她以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也都同她是一样的,对世间万物都是充满了友善与关爱的,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作为一个成人,平日里出差公干,旅游度假,会议宴请,朋友招待,酒宴之上,往往少不了山珍海味,珍禽异兽,每到此时,心中总是一阵嘀咕:这会不会是禁止捕猎的啊。但嘀咕之后,却又总是抵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个糊涂,于是甩开腮帮子尽管大快朵颐了。

    几年前,曾应邀到南方一个城市参加一个影视创作的研讨会,会议间隙,主办单位带我们一览当地的风光秀色。在一个小岛上,我们意外发现,竟然建了一个猴子拘留所。当地人解释:此岛养了不少猴子,专门训练他们表演各种节目招徕游客。一次一位领导来该岛参观,竟被猴子掴了一个巴掌,这使领导大为光火,而猴岛的管理者则大为恐惧,一怒之下,设立这个猴子拘留所,专门用来惩戒那些不听话的猴子。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一时竟无法言说。

    大千世界,悠悠万物,尽皆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在这个地球上生息繁衍、生存、存在着。但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些原本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存依托,却是肆意地给予残酷地毁损与伤害,对大自然的征服欲与好大喜功的虚荣心超越了对客观规律的应有的尊重与顺应。邦达列夫说:“各种各样的‘征服’最终是反人类的,因为它要破坏自然的、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水、空气和星球本身。”其后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我没有把猴岛的故事告诉李寒阳。李寒阳小姐现在已经12岁,正处于第二个叛逆期。她一如既往地对她所能见到的小动物们充满了无限的喜爱与关怀,对一切虐待动物、毁坏花草、亵渎美好的行为深恶痛绝。我怕她那尚未成熟的心灵无端地受到刺激与伤害,而对整个成人社会产生一种不可逆的失望与信任危机。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便提出我们现在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将近一个世纪过去,这个问题一再地被反复提及而成为老生常谈——而惟其是老生常谈才更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忧虑与不安。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应当切切实实地反思反省、好自为之了。否则,将仍如邦达列夫所担心的那样:“通向希望的钥匙尚未完全失落,但明天却可能会丧失。”

    (李夏)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