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平谷建评理团开创非官方调解

2014-10-23 08:43: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平谷建评理团开创非官方调解

  3年参与调解1700件成功率达72%

  “咱这事儿得找人评评理”,北京平谷区的居民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纠纷,就可以找当地的评理团说个明白,这一非官方调解机构,成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群众中信服度很高。2011年4月,平谷区司法局全面推行纠纷评理团工作,同年6月,301个“疑难纠纷评理团”成立,共有成员1826人,调解成功率达72%。

  10月22日,《法制日报》记者随首都综治办来到北京市平谷区峨眉山村,实地感受评理团在村中的“威信”。在这个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5人的村庄里,评理团成员共有20余人,由该村部分老退休职工、老党员和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从2011年成立至今,评理团在调解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峨眉山村民事调解员王敬东介绍,两个月前,他就遇到了一起难调的纠纷。前来寻求帮助的老者崔氏说,自己育有4子3女,但7个孩子中没有人愿意赡养她。随后,王敬东将崔氏及其7个子女叫在一起商量办法,几个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无奈,王敬东决定在第二天调解时请出评理团,并通过广播告知村民也可参加评理活动。

  第二天,在评理团人员的主持下,老人叙述了自己的需求。老人说完,参与评理的群众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赡养老人是祖传下来的理儿”,“老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你们养大多不容易,老了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太不像话了”,“哪能因为老人年纪大就嫌弃呢”……群众的话让几个子女的头埋得更低,看时机成熟,评理团的人员趁热打铁对几个子女说道:“法律有明确规定,赡养老人是法定的义务,你们几个子女不能因为自己忙或者有别的原因就对老人家不尽赡养义务,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我们村不能容忍的。”最终,几个子女与母亲达成协议,4个儿子轮流照顾母亲,每家一个月。事后,崔氏再三对评理团成员和王敬东表示感谢。

  据介绍,最先设立评理团的是熊儿寨村。2009年,当地司法所组织辖区7个行政村建立了“纠纷评理团”。两年后,平谷区司法局将这一做法在全区推开。评理团并非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参与调解,只有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疑难纠纷,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评理团”才会介入进行评理。

  北京市平谷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徐三国介绍说,通常评理团介入纠纷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类似上述崔氏纠纷案例中,当调解陷入僵局,评理团会出动评理。其次,由于评理团成员全部来自本村,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提供双方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后,民调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要求评理团介入。

  据统计,2011年7月以来,平谷区评理团共报送纠纷信息4000余件,个别调解和参与调解纠纷1700余件。(记者 黄洁)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北京高院“三案”整治工作:责任明、步子稳、成效实
·北京密云法院四项措施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北京法院集中整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北京怀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北京警方开展“执法不公 群众不满”问题大整顿活动
·北京:APEC会议安保维稳升级 全域分时分区启动社会面防控

·北京:APEC会议安保维稳升级 全域分时分区启动社会面防控
·北京石景山:配合城市管理综合试点 开展违建清查
·【专题报道】护航APEC 建设平安北京
·北京法院对伪造证据者开出最高“罚单”
·北京高院明确整治“三案”时间表
·北京:监所内律师会见增多 条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