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月下清辉,化不开匝地的墨染,夜,夜得很纯粹。没有霓虹的点缀,天地间一片原始的寂静透黑。间或有蛙声起伏,循声觅去,嚎鸣在藕花深处。
晚风徐徐,给人最温柔的抚慰,随风而来阵阵荷香,在宏朗的蛙声附和下,让人顿觉天地广阔,气息清新。虽天晚月悬,但朦胧的月光下的那派“菡萏倚绿荷,卷舒开合任天真”更加惹人爱怜。明月好似格外偏爱这片荷塘,洒下轻柔的目光,迷离了一池粉嫩花瓣,不觉,已月倚西墙。
我多想趁着夜色泛一叶扁舟游弋在藕花深处,沐浴那萤星点点的疏离星影,在白墙黒瓦的记忆里梦回老家。奈何无舟可泛,徒倚树旁,在各色昆虫的肆意狂欢中流连。多希望遇见那夏夜精灵,在这荷花池畔,萤火虫蹁跹曼舞,该是多么梦幻的际遇。还记得小时候外婆家的夜晚,晚风送爽,星辰闪烁,小伙伴们相邀去捉萤火虫,那时总能遇到许多萤火虫,它们旋舞在夏日晚风中,变换着各种舞阵,夜为它们竖起了黑幕,星星成为了它们的伴舞,一闪一闪地在天空辉映。黑夜包容了一切,为各色世间物种搭建了恣意的舞台,你听那田间的蛙鸣阵阵,你听那树梢的聒噪蝉鸣,你听那草边的虫儿啾唧,它们好像约好了一场黑夜音乐会,此起彼伏地,说唱着交流白天的小故事。黑夜退却不了还有孩童的热情,在村头,在井旁,在河边灌木丛,安静的村落中,满溢的是孩提的欢笑,一派喧哗热闹,以至于招惹了阿伯家的“老黄”,凶巴巴的对着路口狂吠。
在孩童的童年的记忆里夏天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童年的夏天有暑假,有晴朗的天气,有丰富的“娱乐”项目,我们这些过来的孩童有时候也会为如今的小孩惋惜,虽然他们有着更丰富的学习娱乐内容,但是他们的娱乐项目早已模糊了四季,当有一天我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偶遇一个小孩拿着家庭自制的捕蝉杆跟着一位老人时,我的心间倏然涌满感动,那是似曾相识的窝心感。还记得朋友间偶然聊起童年话题时,有朋友起意要带小孩体验一下自己的童年时最好玩的那些“项目”。这让我想起清明时回老家扫墓,长辈们总会到村头巷尾转一转,回味每个角落凝固的儿时时光。偶尔带上我们,热情洋溢的和我们讲哪里哪里原来是什么样的,哪里哪里特别好玩,我们都是随口应着,没有想象,毕竟那不属于我们的记忆。实际想来捉泥鳅抓蛐蛐采野果之类就算过来人的家长估计也不舍得小孩玩了,所以体验不了也只能流于抽象的文字,大概只能在那些兜卖记忆的电影里感触了。
在我们心中,童年记忆不会退场,因为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珍存着那时的场景和情节,虽时过境迁,小村新建的篮球场或将成为下一代人心中铭刻的老家回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对这片土地都有着无法割舍的眷恋,就像皎月依然眷恋着这个村落,温存着她的时光。
(作者:黎玉龙 江西省分宜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