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促和谐 和风化雨润无声
——河南省中牟县司法局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纪实
阅读提示
今年以来,河南省中牟县司法局在工作中围绕“四个五”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全国找坐标、省里争先进、全市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倡导开拓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局以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精细管理,明确责任,通过设立村级法律援助受理点、安排警力下沉、走村入户排查矛盾解决问题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司法行政基层服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延伸了司法行政化解矛盾的信息触角,提升了维稳防控的能力,强化了广大司法干警的工作职责,主动解决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人民调解:倾情化解社会矛盾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线
2014年3月的一天,中牟县辛寨村村民小庆来到该村民调委员会办公室,双手拍着腿大声吵嚷说:“天底下咋会有恁不讲理的人呢?!”看到这个情况,该村民调员张璞赶紧让他坐下,询问他到底是咋回事。
原来,当天小庆前去自己的责任田里浇麦施肥,但是走到地里才发现因韩某修建鱼塘,原本进入自家田地的路已经被挖得无法行走,而且因为与鱼塘落差悬殊,自家田地也根本无法进行浇灌了。小庆就让韩某把路复原,并赔偿自己不能浇地的损失。但韩某认为自己又没挖小庆地里的土,干吗赔他钱。二人言语不合,吵了起来,韩某回家叫人(帮忙)了,小庆也来到民调室诉说愤怒。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辛寨村村民调解委员会决定立即介入,依法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刚开始都很抵触,但几番交谈后民调员发现双方还有一些老亲戚关系,便喊来双方共同的亲戚一起参与调解。民调员张璞对小庆说:“你看,现在因为你的地不能种了,我们准备劝说老韩一块包下来了,但是你不能要高价,因为这不在人家的计划范围内。”张璞又对老韩说:“因为咱取土他的地才不能种了,如果不给解决他扰得你也没法养鱼,干脆把他的地也承包了吧!反正地也不多,还能方便种点菜吃。”经过一下午不懈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老韩出钱将小庆的这几分地承包,小庆不再阻拦老韩养鱼。
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被誉为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中牟县司法局进一步织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确保人民调解组织不缺位、人民调解职能不缺失,真正使“枫桥经验”在全县发扬光大,使大批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就地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今年6月18日,全县842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了县司法局统一组织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助推民调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760件,调解成功4594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6.5%。同时,“十佳人民调解员”、“十佳调解精品案例”、“十佳司法行政工作者”评选活动也在有序进行。
普法宣传:“一乡一廊”“一村一栏”法制宣传无死角学法就在家门口
“平时忙于生意,哪顾得上学习法律法规,今天律师送‘法’到摊前,让俺懂得不少法律知识,以后俺会更加守法经营!”9月25日,中牟县万滩镇集贸市场一位商户接过律师发放的普法宣传小册子,满意的微笑挂在脸上。
“我天天来广场里散步,最近发现这里多了很多法制宣传牌,我觉得这样很好,能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学习点法律知识,方便通俗,是个好措施,希望以后其他公园和小区里也能有这样的宣传栏。”10月13日傍晚,在中牟县新世纪广场,73岁的孙大爷指着法制宣传长廊高兴地对记者说。
这是中牟县司法局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的一个侧影。2014年,该局以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年为载体,着力于全民法治观念的增强,认真落实“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持续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进市场、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活动,推动普法教育蓬勃开展,进一步营造全民学法守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专题讲座60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40多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牟县司法局还着力推动了“一乡一法制宣传长廊、一乡一法治广场”宣传阵地建设,完善一村一栏法制宣传栏,进一步提高了各行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全民法治观念,进一步优化了全县法治环境,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窗口“明亮”外国人连赞“good”
法律援助工作一直是司法局联系群众的窗口单位。为了将这个窗口“擦明亮”、“开敞亮”,2014年中牟县司法局以争创省级优秀法律援助中心为契机,积极开展应援尽援工作,积极稳妥试行为社区矫正对象家属无偿提供援助,促进社会稳定。上半年在姚家、万滩、官渡新增3个法律援助受理点,在郑庵镇黑牛张等村设立了村级受理点,由执业律师值班。
此外,该局还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充实和完善看守所法律援助律师办公条件,协调县人大对形势法律援助工作进行视察,推动刑事法律援助机制更趋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自学,更是全程跟踪办理了县城内一起涉及50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纠纷案件,不仅使农民工们得到了辛苦劳作的血汗钱,而且化解了一起重大群体上访案件,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保障了社会和谐。
在提升办案数量的基础上,中牟县司法局对案件质量实行统一评查监督,并严格归档标准,确保整体归档达到80%以上。截至目前,法律援助中心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9件,其中刑事案件96件,民事案件203件,共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00余人次。
9月3日,中欧法律援助项目访问团前来河南调研,中牟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作为试点单位接受检阅。在两个小时的参观访问中,当看到中牟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制度完善、人员齐备、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每个案件都配备电子档案后,几名外国访问团的成员感到非常吃惊,竖起大拇指连赞“good,good”,表示没想到一个县级法援中心如此正规,更没想到一年能办理500多件援助案件。
贴心服务:上门办公证为民解忧愁
5月6日下午,一名中年妇女急匆匆来到中牟县司法局公证处,询问公证员能否上门为其亲戚办理公证。公证员王书彦询问后得知:公证当事人兰某因与人合伙而陷入了一场民事诉讼中,如今兰某自愿退股以免诉讼之扰,因此需要办理一份声明书公证,但是兰某因病刚做了手术无法行走,与此同时,法院安排的开庭在即,一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了解情况后,公证处主任陈美娟当天就决定由两名公证人员第二天乘车前往兰某家中为其办理公证,当公证书送到兰某手中时,兰某拉着公证员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麻烦你们上门为我办证,去掉了我的一块心病。”
据了解,2014年,中牟县司法局公证处以争创国家级优秀公证处为载体,贯彻依法、客观、公正的办证原则,坚决杜绝错证、假证,实现办证量、质双提升;积极健全公证行业质量控制、监督处罚、业绩考核等公证公信力评价机制,扎实开展公证质量专项检查活动、争创“零错证、零投诉、零上访”活动。截至目前,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295件,业务收入104万余元,为年老、残疾、危重病人提供预约或上门公证服务85人次,减收公证费15万余元。
服务网格:34名司法干警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7月1日,中牟县司法局在官渡镇党庄村举行党庄村社区矫正工作站揭牌仪式,这是该县首家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也是郑州市第一家设在村子里的矫正工作站。“之所以设立这个站,是因为一些干警在下沉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矫正对象在村子里进行学习矫正,更能维护自身的尊严,更能减少其他村群众对其进行的非议,同时也便于本村群众对其监督。”中牟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绍然介绍说,本着对矫正对象有利有效的原则,他们探索设立了这个村级矫正站。
公证员上门服务、法律服务进园区、构建村级法律援助受理点、设立村级社区矫正监管点……中牟县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地感觉:司法行政工作,不再只是“干部们”在办公楼里批文件,“司法”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干警其实就在自己村里!
这也是中牟县积极推进治安防控网格化工作以来取得的最直观效果。据了解,自全县治安防控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中牟县司法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李绍然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治安防控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全局34名司法干警分为10个工作小组,全部下沉入村,分包全县的267个村(社区),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
此外,在推进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中牟县司法局始终把服务群众贯穿始终。深化结对帮扶,以帮扶困难群众为重点,通过“一对一帮扶”、“多对一帮扶”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建立服务档案;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疏导矛盾化解,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了心往下想,眼睛往下看,重心往下移,思路往下顺,工作往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讯员安建义 孙康)
·河南清丰司法局确保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稳定工作
·河南方城县法院践行司法便民承诺
·河南台前县司法局扶贫村里送温暖
·河南:清丰县司法局务实推进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河南:清丰县司法局开展“扶贫日”法制宣传活动
·河南司法厅:微博倾听群众呼声 提供贴心法律服务
·河南司法厅:微博倾听群众呼声 提供贴心法律服务
·河南:清丰县司法局务实推进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河南:清丰县司法局普法惠民效果好
·河南:三门峡中院到义马法院千秋法庭进行司法巡查
·河南灵宝司法局:健全完善跨村连片调解机制
·河南封丘法院多项措施加强业务建设 努力提升司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