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红色人情“事故”

2014-10-22 15:06: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正义网 

    早在大学毕业前,小陆便谨遵父母教导,做好就业打算,但所读专业,非红非专,随处可以打酱油。理想的出路也不外乎传统两条,从师或者入仕。师者难为,不拿下资格证与编制,连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格都没有。边疆灾区倒是急需师资,可惜思想觉悟不够,豁不下这城市的大好河山和城里时尚靓丽的妹子。于是乎他毅然决然地踏上公考之路,以期仕途有所成。结果还不错,经过半年多的备考,如愿成为区某机关办公室的一名公务人员。

    成为公务员前,小陆觉得自己不过是从一个校园迈入了另一个校园,安逸、清闲、慢节奏是主旋律,读报、写稿、发文是常态事,每月还有定期丰厚的薪资与福利,社会地位高不说,扑面而来的女孩估计都得摇号排队,这也不负此生了,他悻悻的想。不曾想,现实总与梦想遥不可及,打从单位报到的那天起,就没敢于逃过一次班、提前走过一分钟,不仅如此,加班如影随形,每月到手的工资似乎也就只能满足自己的嘴,更别提谈恋爱、攒钱买房娶媳妇了。

    更让小陆无法接受的是,单位的“人情事”特别多,金九银十不论,逢年过节不管,婚娶、乔迁、升职、生娃,好事总能一桩接一桩。喜气本该多沾沾,但次数一多,便成了甜腻的负担、红色的炸弹,人情世故也便成了“事故”,令刚毕业不久的小陆猝不及防。机关单位人数挺多,年轻同事不少,每逢好事自个科室其他科室都会兼顾公平,请帖从机关上下无人不落的发个遍,连楼道的清洁工阿姨未能幸免。老同志也不甘落后,自己的赶不上了,还有子女的好事代劳。莫名奇妙的被一张张精美的喜帖晃了眼,贴上的名字似乎认识又如此陌生,小陆正是哭笑不得。每次请帖一到,小陆就条件反射地看到几张鲜艳的毛爷爷从眼前飞走了。

    小陆不甘心啊,心想:“跟你们是有多熟悉,辛苦一月就供他人作嫁衣了,不行,我也得翻身唱喜歌,捞些回头钱。”可是喜从何来呢?升职,资历太浅轮不上;搬迁,兜里那些钱连月供都不够;生娃,媳妇都不知道在哪;对呀,那就先找媳妇!打定主意后,说干就干,经过不到2个月的相亲,终于决定牵一位姑娘的手闪婚了,小陆自己都感叹这雷厉风行的效率。当想到一摞红色的“招财贴”即将在机关遍地开花,收获大叠份子钱的喜悦已经让小陆辗转反侧、数日不眠了。

    这天,小陆步履轻盈、意气风发地来到机关,随身的公文包里装了签着每位同事名字的喜帖,他发现今天的阳光是如此明媚、天空是如此湛蓝,心情是如此舒畅……突然间,王主任响亮的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小陆思绪的翩跹,原来现在是开晨会时间,注意力须集中,开完会立刻行动。“下面有请我区政府纪检部孙部长就党风政风纪律建设问题作重要发言”,哗哗哗的掌声雷动,孙部长开始铿锵有力地说话了:“当前,我区滥收红包、滥办酒席现象成风,严重影响了全区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引起了大部分干部群众的不满。经区纪委、区监察局、区政府纠风办的研究,决定从今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制止滥收红包、滥办酒席的不正之风活动……”后面说什么,小陆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听了,僵笑着的表情,手不住地在揉包,包里的那些红色“招财帖”仿佛在怯怯的看着他问:“还有必要露脸么,主人?”

    (蒋含璐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