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街头年轻人流行踩“风火轮”
独轮车很酷很危险急需监管
电动独轮车虽然有较弱的制动效果,但并未被法律确定是交通工具,也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害程度也难以评估
在广场、公园和一些运动场所,很多人能经常见到这么一种车子:一个轮子,两个可以折叠的脚踏板,没有手扶,没有坐垫。不用踩刹车和油门,通过身体动作就可控制操作。有的人叫它火星车,有的人叫它独轮车。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陈先生向记者反映,一天在建设路等公交车,路上两个背着大包的年轻人脚底踩着像风火轮一样的东西,等到他们走过来,才发现他们脚下的是独轮车,其中一个骑行的孩子为了躲一辆从后面行驶过来的小汽车,急忙从独轮车上下来,没有停下的车被撞得碎了一地,要不是旁边的同伴及时抓住他,后果不堪设想。
电动独轮车的安全性可靠不可靠?能不能上路?对此,《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买家卖家互喊酷
“我这辆车一晚上就充好电,差不多能跑20公里,每次才花几块钱的电费,很省钱。”在太原市小店区体育路上,刚把独轮车停下的小付对记者说道。
记者观察了这辆独轮车,高45厘米、长约40厘米,重9.8公斤,这种车和滑板很类似,只要把开关打开,两脚放到脚踏板上,车就可以行走。
根据百科解释,独轮代步车利用陀螺仪控制平衡,使用者把脚分别放在轮子两侧的折叠式踏板上以后,通过控制重心,从而控制车体的加速与减速。身体向前倾斜是加速,向后倾斜是减速,向左和向右倾斜身体是转弯。身体向前倾斜的角度越厉害,速度就越快。
“我们公司离家就4公里,坐公交太挤,骑自行车费劲儿,这玩意又比电动车轻便,很符合我的需求,很多同事都买了。”小付自豪地说,现在很多人在买这种车,看起来很酷的样子,如果不买,会显得自己很落后。
在小付的介绍下,记者来到了南内环街上一家电动独轮车的专卖店。刚进店,记者就被摆在柜台上琳琅满目的独轮车吸引住。这些车不仅款式五花八样,新颖,而且牌子都有很多种。
店里独轮车的价格大多在2000元到8000元不等,有的甚至过万。“这里最差的车充满电,也差不多能跑10公里,好的车最多可以达到30公里。”售货员向记者介绍,店里会提供发票和说明书,只要照着上面的指南,不用几天就能学会。
“电动独轮车的一般时速在10公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5公里,骑着它上街倍儿有面子。”这位售货员说道。
除了实体门店,网店也是独轮车销售的主要途径。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电动独轮车,网页上蹦出了近9000件相关“宝贝”,品牌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从1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最高的销量保持在3000以上,而且好评程度还很高。
经过观察,记者发现电动独轮车的使用群体主要为年轻人,有的年轻人会趁着晚上车少,成群结队在马路上赛跑。
是否“车辆”难界定
据了解,电动独轮车是属于电动平衡车的一种,其中还有一款类似的双轮车。和独轮代步车不同,双轮车有两个轮子,脚踏板是一个稳固的台子,有手扶。
前些年,平衡电动车开始较广泛的被用于商用和警用,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最为突出的就是在2011年两会期间巡逻警察配备的自平衡电动车。但是,这种车属于双轮车,安全性上比独轮车好。
记者也观察了独轮车商家贴出来的宣传视频,视频里反复强调这是一款休闲健身产品,并没有提到是交通工具。视频的背景也是在学校、公园等场所,而不是在马路上。
据不完全统计,前段时间,重庆、南京、苏州、杭州、南昌、厦门、三亚、临沂等地交警部门相继明确规定:电动独轮车不允许上路。重庆警方更是作出了违反者可处以50元罚款的规定。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就是国家对电动独轮车究竟是否属于“车辆”以及属于何种车辆的界定尚不明晰。
“不可否认,我们做独轮车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新奇的东西,并没有想过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给消费者使用。现在既然有了漏洞,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去弥补。”在采访中,某品牌的厂家这样说,以后会在说明书中告知消费者独轮车的使用程度。一方面,这个产业自身要努力,不能钻法律的空子;另一方面,很多厂家也亟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真正把独轮车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缺少规范难监管
“这种车根本不安全。我就见过一次独轮车被撞,车碎了无所谓,人扭伤就是大事儿了。”家住白云小区的柳阿姨说,很多学独轮车的人把脚都磨破了,自己绝对不会同意家人买独轮车。“另外,马路上根本没有独轮车的道,在人行道走,独轮车会碰到路人,况且独轮车刹车属于缓停,没有急刹功能,人多拥挤时,对行人很不安全。”柳阿姨补充道。
“有的独轮车甚至在机动车道上走,车辆的重心不稳不说,速度也不慢,这种情况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挺大的。”出租车司机江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开车时会尽量避开那些独轮车。他也曾好心提醒过那些车主,结果他们不但不听,还说大叔不懂潮流。
开汽车修理店的崔师傅向记者介绍道,电动独轮车虽然有较弱的制动效果,但并未被法律确定是交通工具,也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所以容易引起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害程度也难以评估。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独轮车既不属“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范围,也不在国家公布的“电动车上牌目录”中,类似于轮滑、滑板等滑行工具。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记者也随机问过太原市的一些交警,他们表示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独轮车上路行驶进行监管。在法律还未许可的情况下,独轮车只能当作娱乐身心的工具,在一些公园、广场去玩。“我们目前做的大多是劝导他们不要在道路上骑独轮车,告诉他们这种车的危险程度。”正在迎泽街执勤的交警解释,要成为交通工具,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以及法律的许可,并且通过法律对其使用方式、用途、生产标准等进行规范。
新生事物如何看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电动独轮车确实还没有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因为没有强制的质量认证,所以市场内的电动独轮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商家卖得贵,有的商家卖得便宜,还有商家可以私自帮消费者提高最高限速,不但质量没保障,骑起来还十分危险。
“我们都不知道这种车是不能上路的,要是知道了,也不会违反规则,当时商家说能上路,我们就信了。”采访中,小付说道,这类产品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其实也是一种奢侈的东西,注定不可能成为大众消费品。
“新生事物的出现,本来就会带有争议。独轮车本身作为一种环保的产品,也无可厚非。”采访中,一位律师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让市民了解到独轮车不能在马路上行使的信息。其次,市民自身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知法犯法。最后,交警需要时刻监督并提醒道路上行使独轮车的市民,让市民真正做到遵守交通规则。(记者 马岳君 见习记者 王志堂)
·山西太原构建公交巡逻防控体系
·山西太原成立全国首批应急工作队
·山西太原巨轮派出所暑期为群众办证1785件
·山西太原警方全力护航晋商大会
·山西太原侦破以安排工作为由系列诈骗案
·山西太原中院司法巡查工作启动
·山西太原中院司法巡查工作启动
·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检察院道德讲堂开讲
·山西太原迎泽铲除一盗销电动车团伙
·山西太原移动电视曝光“老赖”破解执行难
·山西太原古交市检察院民主生活会揭短亮丑
·山西太原:法庭“搬”到交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