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大连出台创新社会治理实施意见

2014-10-22 08:26: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大连出台创新社会治理实施意见

  小处着手促创新大处着眼建体系

  群众的投诉能不能打一个电话就得到满意答复?居民办事能不能只进“一扇门”?百姓民事纠纷、医患纠纷、物业争议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在辽宁大连,相关部门斩钉截铁地给出答案:“能!”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在区域性、行业性社会治理服务方面成绩斐然:开辟了“大连民意网”,创立了“365”工作体系、“帮万家”等基层服务品牌,连续12年在综合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一,先后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和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2014年7月21日,大连召开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未来社会治理创新的规划和任务。

  实现社会治理项目化

  创新社会治理重在源头介入、苗头干预,必须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能松懈。

  正是基于对基层基础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大连市各个区县市特别重视和实施抓基层、打基础,建立起了“民情互连网”、“365”、“帮万家”等城市服务品牌。

  开启百姓诉求新渠道的“中山民情互连网”。居民有事怎么办?居民不会上网怎么办?企业有事怎么办?大连市中山区针对服务群众时出现的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在“无线中山”的基础上,搭建起了畅通民情诉求的区、街、社区三级“中山民情互连网”,成功实现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居民的诉求“长了腿儿”。

  “365”工作体系实现全国首个“全覆盖”。2012年年初,大连市西岗区创建了全国首个“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365”工作体系。2013年,西岗区某健身广场周围的居民因广场使用产生了分歧,一方希望充分利用广场开展活动,另一方却因其影响休息而不让开展活动。面对争执双方,“365”工作体系根据独创的市民听证议事机制,促使双方达成了分时段、动静结合的协议,群众皆大欢喜。

  以五大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的“帮万家”。2013年,沙河口区对始于2007年的街道“帮万家”服务队进行深化、升级,开创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2014年2月,沙河口社区“帮万家”专干在《民情日记》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五四路126号楼院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居民意见较多。随即,街道帮万家服务中心组织居民代表、驻街企业召开了民主议事会,确定了小区的日常管理维护责任单位。如今的楼院环境焕然一新。

  推动治理创新具体化

  “群众无小事,细微见真情”。服务百姓不仅仅需要高瞻远瞩,也需要事无巨细。

  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大连市相关部门根据市情从“小处着手”,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具体化,成效初现。

  温暖了一座城市的“大连民意网”。2011年12月29日,“大连民意网”正式上线开通,成为市委、市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2012年,民意网获得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精品栏目奖”。

  实打实为百姓服务的职能部门。大连市人社部门在与市法院深入研究后,积极创新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建立了完善的裁审衔接工作制度。2014年春节前夕,大连市某建筑企业拖欠1100多名农民工工资,部分农民工扬言要去北京上访、静坐。市人社局、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建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多头联动,于春节前顺利为800多名农民工发放工资170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大连的和谐稳定大局。

  构建四大工作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仅需要“小处着手”,更加需要从“大处着眼”。

  大连市在抓基层、打基础,建立“民意网”、“365”、“帮万家”等城市服务品牌的同时,丝毫不放松体系建设。

  中央提出“社会治理”概念后,大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研究部署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工作。反复研究、几易其稿,于今年7月份出台了《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

  按照《意见》要求,大连市将用三至五年的时间,着力构建市民综合服务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社会组织孵化工作体系、深化平安大连建设工作体系四大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可以说,《意见》是大连市未来几年社会治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建立完善市民综合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大连市将打破以前市里几个服务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将人员、受理和服务项目都集中到一个楼里办公,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同时,健全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工作体系,例如“365”,“帮万家”等原有的服务中心将与市级“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对接。

  建立多调对接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格局。大连市将在下属各区市县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在市和区市县建立两级医疗纠纷调解中心,组建市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在区市县成立物业管理纠纷调解中心,使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物业、民商事等矛盾纠纷发生后,有了更专业化、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建立完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机制。截至目前,大连市共登记备案各类社会组织12000家。在此次改革中,大连市创建了市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了市、区市县(开放先导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体系,采取“政府扶持、社会运作、专业管理、三方受益”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建立深化“平安大连”建设工作体系。大连市将以“星级平安居住小区创建”为龙头,力争通过5年的创建,使全市70%的居民小区达到星级平安建设标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居民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使居民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意见》同时提出了市委、市政府督察室联合督办、牵头部门负责、参与单位协同、地区分层级落实、纳入综治领导责任制考核的工作机制,使群众各方面诉求,不仅有人管,有人落实,同时还有部门监督,对全局工作和四大体系建设形成有力支撑。(记者 张国强 通讯员 辛宪明 侯英东)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辽宁大连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治理校园食品安全
·辽宁大连:消防演练进校园 警民共筑防火墙
·辽宁沈阳大东区法院以“大合议制”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
·辽宁大连市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治理校园食品安全
·辽宁营口中院:为新入职干警“充电”
·辽宁沈阳:“平安专线”与百姓服务有效接轨

·辽宁沈阳:“平安专线”与百姓服务有效接轨
·辽宁沈阳网络视频调解:搬进社区的法庭
·辽宁本溪:法援工作站让职工找到“娘家”
·辽宁:“袖珍”放映队找回村民曾经的快乐
·辽宁西丰县:多举营造平安环境
·辽宁:“法治锦州”建设问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