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刘黎:信仰法治扎根基层12年

2014-10-21 08:52: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北京奥运村法庭副庭长刘黎

  信仰法治扎根基层12年

  做法官是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法庭副庭长刘黎儿时的理想。研究生毕业后,刘黎选择了基层法院。12年来,她始终坚守让群众相信法律,让法治成为信仰的梦想。

  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被告单位的车辆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致使原告无法从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这部分保险金,被告单位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当时,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规定。刘黎深入探究了交强险的立法精神后认为,交强险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交通参与人,使每个人遭受事故时都可以不考虑责任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如果被告单位投保了交强险,那么无论原告承担何种责任,都可以在交强险限额内要求保险公司全额赔偿。判决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与刘黎的审理思路完全一致。

  刘黎常说,与当事人在法庭上保持距离,并不等于保持冷漠。办案过程中,她总会跟当事人多聊几句,看似不经意,却总能拉近距离、打动人心。一起两车追尾的交通事故案,原告的妻子因为撞车早产,孩子在妈妈怀中停止了呼吸。全家上下深受打击,妻子患上抑郁症。刘黎积极协调赔偿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做安抚开导工作。一次开庭前,刘黎专门走到原告面前,亲切地询问他爱人的身体恢复情况,鼓励他振作起来。对法官这种看似“偏心”的做法,被告代理人不但没提意见,庭审中还主动表示积极赔偿。

  怀着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刘黎坚持“三尺法台连着大社会,事事件件关乎大民生”的理念,积极探究案件背后的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努力推动源头防止纠纷的发生,根本保障群众权益。(记者 袁定波)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