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亲民警务”软科学项目顺利通过公安部验收。“亲民警务”项目成为历下分局历史上第一个公安部立项课题,并被写入历下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如果把“如何赢得群众满意”比作一道公安机关苦苦求解的方程式,那么,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在4年“亲民警务”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答案。
2010年以来,历下公安在“亲民警务”的实施中专心打造辖区平安、全心加强规范执法、精心完善服务细节、真心回应群众需求,赢得了民心,2013年历下区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率达到97.43%。随着“亲民警务”的深入开展,亲民爱民的理念在历下警队深入人心,成为民警的自觉习惯。
建立体系完整的“亲民警务”样本
“六大体系”形成坚强支撑,“十大主题行动”全力推进,“亲 民警务”架构清晰、目标明确、动力充足
历下区是济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城区,实有人口140万,驻有省、市、区三级党政首脑机关和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三大名胜,党政机关密集,文化商贸繁荣。2013年,历下区财政收入过百亿元,在全省137个县市区发展主体中居第二位。
繁荣的经济、特殊的区位特点,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跳出公安看公安”,把公安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2010年秋天,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全面启动了“亲民警务”战略,推出了“亲民警务”组织、理念、目标、机制、保障、成果6大体系,“亲民警务”成为历下公安统领全局工作、打造优秀团队的总抓手。
为加强“亲民警务”的组织体系建设,历下分局成立了由局长贾延昭任组长的“亲民警务”领导小组,聘请6位省内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亲民警务”专家顾问团,在全局挑选39名优秀民警组成了“亲民警务”智囊团。
理念体系建设中,分局提出了“以敬畏之心尊重群众,以赤诚之心守护群众,以谦和之心善待群众,以感恩之心服务群众”的“亲民警务”核心理念。
目标体系建设中,分局将“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亲民警务”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维稳处突的能力提升、打击犯罪的能力提升、治安防控的能力提升、规范执法的能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以及可防性案件发案下降、火灾事故下降、群众投诉下降、信访案件下降、民警违法违纪下降等“六升六降”的具体目标。
机制体系建设中,分局开展了“小案零容忍”行动、人性化执法行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暂住人口优质服务行动、“巡警在您身边”行动、“微笑窗口”创建行动等“十大主题行动”,将为民、爱民、保民、亲民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保障体系建设中,分局对“亲民警务”各项工作实行每日通报、每周小结、每月分析、每季考核、每年表彰制度,将群众评价、刑事发案、信访投诉等事关群众安全、满意的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引导民警主动工作,千方百计赢得群众满意。
成果体系建设中,历下分局不断总结、推广“亲民警务”工作中涌现出的创新做法,评选了100个亲民故事、100名“亲民警务”标兵个人和20个“亲民警务”示范基地,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亲民警务”的思路理念、措施机制。
“六大体系”形成了六轮驱动的动力模式,“亲民警务”十大行动将亲民爱民落到实处,“亲民警务”让历下警方营造出了平安和谐的辖区治安环境,收获了民心民意。2011年、2012年,分局连续两年取得全市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分县局序列第一名。2013年,全区刑事发案率比2012年同比下降2.8%,群众安全感达到96.96%,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率达到97.43%。
营造群众可感可触的平安环境
打击犯罪“零容忍”、建立属地一体化运作的维稳机制、以信息化“八大中心”助力平安建设,一系列措施撑起辖区平安蓝天
2011年10月20日,解放路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撬锁入室盗窃案件。虽然这起案件只被盗了500元现金和两条香烟,但办案民警没有丝毫懈怠,立即调取20余家单位的几十处监控录像,根据发现的线索锁定了嫌疑人居住的小区并将其抓获。
2010年,历下警方提出了“小案零容忍”的口号,建立了“有案必立、领导必到、现场必勘、证人必访、录像必调、信息必串、同伙必查、余罪必审、赃物必返、隐患必改”的“十个必须”机制,探索了“即时研判、每日研判、每周研判、每月研判”的打击盗抢犯罪多警联动机制。4年来,分局共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6252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894起,27起命案全部破获,命案侦破率和故意杀人在逃人员抓捕率均达到100%。
如何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在家安心、出门放心?“亲民警务”实施中,历下警方不断提高社会面管控能力,为群众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他们创造性地探索出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保平安的联勤机制:在派出所实施“六队一室”内联勤机制,设立执法办案队、信息研判队、治安稽查队、社区警务队、综合保障队、应急协勤队和综合指挥室,形成衔接紧密、配合默契、运行顺畅的新型派出所勤务模式;构建组织一体化、人防一体化、技防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机制一体化的社会面“五个一体化”小联勤机制;由街道办事处统一组织综治办、派出所、工商、城管、计生、安监、财政、地税等8个执法部门建立的大联勤机制,形成整治合力,消除安全隐患。
历下警方还深入开展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双实”信息采集,成立了由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和协勤队员共计2000人的“双实”信息采集员队伍,先后采集建筑物信息21257条、实有人口70余万人、单位组织2万家,新增编门楼牌近2万个。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历下公安在全区新建成50余个卡口、近百个高清监控,在开放式小区里新安监控2000余个,在“探头站岗、鼠标巡逻”中实现对辖区治安的24小时动态管控。
以信息化助推平安建设,是历下警方打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做法。分局建立了信息化指挥中心、信息中心、互联网监控中心、刑事技术中心、图像侦查中心、战训中心、执法办案中心、民意研判中心“八大中心”,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网上、网下打防管控合成作战机制。在信息化指挥中心,依托PGIS系统,实现警车、警力、监控一体化,实现了可视化指挥、扁平化指挥、实战化指挥、联勤化指挥。在信息中心,采取信息部门牵头、专业警种驻点、联席配合研判的模式,进行24小时无缝运转,实现了跨警种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全面控制、信息服务实战。在互联网监控中心,他们强化监控巡查、分析研判、落地查证等12项功能,管理网站、论坛、QQ群。在刑事技术中心,设置了12个实验室,配备了激光物证搜索仪等先进仪器,建立了证据信息采集体系。在图像侦查中心,实现了与指挥中心并网同步,建成了可疑人员视频库、破案视频库等,先后调取监控录像8万余次,运用视频监控破获重特大案件516起,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483条、固定证据372条。在战训中心,建有综合训练场,可容纳200名警员同时进行实战情景模拟、车辆查控和技战术演练等多项目警务训练。在执法办案中心,安装了指模门禁系统,建成了高标准的留置室、审讯室、资料室,逐步形成安全的一站式办案功能区,规范了证据保管室、涉案财物室和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调解室。在民意研判中心,每月围绕刑事犯罪、作案成员、治安热点、110接处警等13项民生事项开展民意分析研判,使工作部署更加贴近社情民意。
打造有力度有温度的人性化执法模式
执法效果人性化、执法场所标准化、执法管理精细化、执法责任全警化,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历下分局以打造“亲民警务”品牌为载体,把严格执法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让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分局16个派出所的询问室采用“约谈式”桌椅摆放形式,安装了温度计、湿度计和时钟,为当事人提供较为适宜的询问环境,同时提供准确时间,防止超时;询问受害人、证人实现一机双屏,询问笔录的记录情况随时展现,保障其知情权;讯问室采用“审讯式”桌椅摆放形式,权利义务告知书和执法办案流程等制度上墙;辨认室设置单向镜等单向视觉设施,确保辨认人的合法权益;调解室悬挂治安调解相关规定,调解室桌椅打造成心形,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
执法场所标准化设置是历下警方人性化执法的缩影。历下分局通过执法场所标准化、执法管理精细化、执法责任全警化、执法效果人性化等措施,将人性化执法理念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在一次缉捕在逃人员行动中,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栗某的孩子尚在家中,为了避免其孩子受到惊吓,民警们调整了抓捕方案,多守候了6个多小时,等孩子离开后才实施抓捕。栗某被抓获后对民警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没有当着孩子的面抓我!”
怎样规范执法,提高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历下分局从提高民警执法活动精细度入手,制订执法管理规范,让广大民警执法“有法可依”。
他们从接处警这一执法源头抓起,制订《110接处警工作规范操作指引》,将常态化警情分为常见刑事案件、紧急救助、矛盾纠纷、意外事故等7类46项,以精细化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为细化岗位职责,分局制订《岗位规范》,对16个警种共计319个岗位职责逐一分解、责任到人,并将执法质量考核成绩作为硬指标,与民警晋职、晋级、表彰奖励挂钩,让民警时刻绷紧了规范执法的弦。
分局还紧紧抓住事前把关、过程监控、质量考核、奖惩兑现等重点环节,强化纪委、督察和法制等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打造以执法质量考评为重点的执法监督链条,探索建立了法制员监督、办案系统网上监督和执法场所视频监督“三位一体”的执法全程监督体系,前置监督关口、强化过程监督,防止和纠正执法问题发生。2013年,群众对历下警方执法投诉比2012年同比下降17.5%,初信初访案件同比下降14.2%。
延伸服务触角 做足服务细节
亲民服务热线24小时为群众排忧解难,88项便民利民举措给群众送去贴心和便捷
最动人处是细节,最见精神于细微。历下警方通过开通亲民服务热线、出台88项便民利民举措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完善服务细节,真正把服务做足做到位。
每天早上8点半到9点,只要没有必须参加的会议,局长都会用这个时间段听取前一天亲民服务热线、济南民生警务平台上群众诉求事项梳理汇总情况,督促办理重要事项。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建警民沟通互动平台,2011年,历下分局开通了“96711117亲民服务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咨询和投诉,根据群众来电反映集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每个月的17日,分局领导都会带领各警种、部门负责人接听“亲民警务热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解答、马上就办。
今年年初,有群众通过热线反映有的小区没有物业秩序乱,有关派出所及时派出民警加大巡逻力度,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稳定。为了更好地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分局还依托“全时流动警务”开展“巡警在您身边”行动,采取网格化巡逻模式,设立47条必巡线、33个巡护点和10个盘查点,巡警和派出所强化全天候社会面巡逻,做到了“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据统计,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群众来电5718个,办结率达到100%。
延伸服务触角,完善服务细节。历下警方从完善服务细节入手,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为方便残疾人坐轮椅轻松进出,派出所的警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置了残疾人通道,大厅里的空调对准的不是工作的民警,而是服务台外等候的群众。在服务区推广低台敞开式办公,配齐了排队机、等候椅、电视机、互联网电脑、阅报栏、填单台、饮水机、宝宝椅、公开栏、评警仪等设施,建立健全了上门服务、微笑服务、预约服务、精细服务、高效服务、温馨服务机制,4年来,他们先后为3062名老弱病残和在校中学生拍照并办理了身份证。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今年5月,历下警方出台了88项便民利民举措,内容涵盖治安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多个方面。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历下分局所有户政窗口均正常受理户籍和身份证业务;如果市民在非工作时间要办理户籍业务,可拨打分局亲民服务热线或各综合服务厅电话预约,民警在24小时内受理。对群众急需办理且手续齐全的户口审批业务,根据群众需求情况加快审批进度,最快可以当天办结。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业务,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书面或口头请示的方式,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并及时向群众回馈。今年5月17日,一位北京新娘给历下警方发来感谢短信。原来,她的丈夫不慎将身份证丢失,来济南补办又恰遇周末。得知此情后,民警立即为两人开通绿色通道,顺利为其补办了身份证。
锻造阳光有活力的亲民队伍
“亲情化管理”十项机制温暖警心,唤醒民警自觉的亲民爱民意识
一个人只有心里充满阳光,才会把阳光播撒给别人;一名警察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爱群众、爱工作、爱生活。历下分局通过“亲情化管理”十项机制冲散了民警心中的“乌云”,打造出了阳光活力的警察队伍。
“亲情化管理”十项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防范、民警维权、日常督察、表彰奖励、教育培训、民警帮扶、“大走访”活动、文化育警、机关服务基层、全警化考核机制。
风险评估防范机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防范措施,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全覆盖式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了民警队伍的纯洁性;
民警维权机制设立了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委员会,建立了维权案件分析研判制度,有效保障了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日常督察机制围绕分局中心任务、执法安全、执行“五条禁令”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察和日常督察;
表彰奖励机制要求分局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大会,表彰爱民之星、执法之星、严打之星等“七星”民警,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教育培训机制实施中,历下分局实行了“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和“校局合作”培训机制,探索建立了对全局民警实行不间断的15天培训模式,培训民警2161人次;
民警帮扶机制完善了民警出差执行重要任务、荣立重大战功、因病住院等慰问制度,增强了民警的归属感;
“大走访”活动机制要求机关民警下社区、领导干部包企业,组织民警与1370名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为群众解决困难4300余件;
文化育警机制实施中,分局开展“快乐周末”警营文化沙龙活动,成立了定期活动的游泳、乒乓球等10个警营文化团队,舒缓民警身心疲劳;
机关服务基层机制推出了12项机关服务基层措施,实现了服务基层的长效化;
全警化考核机制采取“党委统筹、分管负责、部门实施、下考一级、自下而上、上下互考、全警覆盖”的办法,完善了“全警化考核”机制,每季度评选优秀单位进行奖励,在全局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亲情化管理”十项机制解决了民警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民警工作积极性。
荣誉榜
2010年以来,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教育培训先进集体”;
被山东省委政法委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被团省委评为山东省“雷锋号”先进集体;
获得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推行‘小警务’十佳公安局”、“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犯罪大会战先进集体”等7项先进称号;
被济南市委评为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历下区委、区政府授予“建设繁荣和谐现代化新历下”标兵单位和“平安历下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爱民故事▶▶▶小伙儿有脾气,“陆哥”不来不吃药
“陆哥”是历下区居民冯亮对社区民警陆斌的称呼。21岁的冯亮(化名)患精神疾病,每年春秋两季病情反复发作、情绪不稳定,发病时甚至有殴打别人的行为。2011年,陆斌调任历山东路第二社区社区民警后,每周定期到冯亮家中走访,随时关注他的病情、关心他的家庭生活。逢年过节,陆斌还会带上慰问品去家里坐坐、拉拉家常。渐渐地,这个父母管不了、邻居见了赶紧躲的冯亮和陆斌成了好朋友。“他是我大哥,真心对我好。”冯亮说。
冯亮发病时经常在家摔东西并拒绝吃药,从2013年10月开始,无论值班还是休息,每天晚上9点,陆斌都会准时到冯亮家给冯亮喂药,并和冯亮谈心,鼓励他好好接受治疗。经过1个月的努力,冯亮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但陆斌依然坚持每天晚上看望冯亮,督促他吃药。
今年2月,陆斌打听到泰安有通过小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好办法,就开着私家车带冯亮前去治疗。冯亮的病情明显好转,最近已经能够帮着干家务了。
“原以为陆斌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他是真心实意地帮我们,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冯亮的父亲说。
(文/图 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郭梦)
·山东威海边检开展“星级服务提档升级”活动
·山东通报对派出所刑事执法专项监督情况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实时电子卷宗工作纪实
·山东寒亭法院全面整治“六难三案”
·山东各中院贯彻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
·山东胶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山东胶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山东德州法院:减刑假释在规范下运行
·山东:创新战法强化源头管控
·山东夏津检察院推出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
·山东招远涉邪教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2人死刑
·山东招远涉邪教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2人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