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背后是他和战友的艰辛付出
“不好意思,我先吃点药……”由于常年加班熬夜导致生活作息不规律,江西省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禁毒大队负责人胡小辉落下了鼻窦炎的毛病。这天上午,利用和同事交接完工作的时间,他赶紧吃了两片药。“我们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执行任务时家人打电话都不能接。女儿中考那段时间,我天天不在家……”选择了这份工作,胡小辉对家人总是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胡小辉和同事们的工作到底干得怎么样,数字就是最好的答案:大队成立仅两年多,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3起,抓获贩毒人员66人;办理毒品行政案件131起,处理各类涉毒人员237人,社区戒毒35人,强制隔离戒毒28人;缴获各类毒品超过3千克,易制毒化学品1000余千克。
这些数字的背后,胡小辉和同事们付出的艰辛不是常人能想到的。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既是奋战在缉毒战线上的禁毒民警,又是名副其实的刀尖上的舞者。
吸毒早已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胡小辉接触过的吸毒人员不少就是普通农民、工人,还有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这不,就在端午节前,胡小辉带领禁毒大队队员在某娱乐场所的包厢内抓获了9名吸毒者,其中14岁的就有3名。他曾做过统计,吸毒人员当中,未成年人占10%。18岁至40岁的占80%。胡小辉因此认为,要想做好禁毒工作一定要把好青少年这一关。2012年以来,他带领禁毒大队民警深入社区、人群聚集点开展各类宣传30余场次,与教育部门联合向大中小学学生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22次,发放禁毒宣传手册2万余份,制作《与死神共舞》VCD禁毒宣传片5000辑,并利用安装在学校、商场、街面的多媒体设备定期播放,先后约30万人次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教育。
伤痕累累践行入警誓言
接触过他的人,总能被胡小辉右手腕上一道长达五厘米的伤疤吸引。这道伤疤再往下一厘米就是动脉血管。
“这是抓捕毒贩时受的伤,毒贩都是提着脑袋做事,跟他们打交道,很危险的。”今年3月,胡小辉在城南某宾馆抓获了6名正在进行交易的毒贩。其中5人对自己买卖毒品的违反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多次因毒品犯案的卢某却拒不承认,还威胁胡小辉及办案民警。在看守所收押室,卢某突然冲向窗户砸烂玻璃,挥舞着锋利的玻璃冲向民警。说时迟那时快,胡小辉一下子冲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那块碎玻璃,和其他民警一起控制住卢某。当天,直到案子办完,胡小辉才去医院缝针。
不少犯罪分子在贩毒、制毒时,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因此,他们个个穷凶极恶,随身携带武器。每侦办一起涉毒案件,胡小辉和同事们都会面临生命危险。在抓捕毒贩时,就要求民警周密部署,决不给犯罪分子留有反抗余地。
6月17日5时许,根据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胡小辉召集大队民警前往一涉毒窝点实施抓捕。犯罪嫌疑人可能携带枪支,胡小辉在摸清了犯罪嫌疑人藏匿地点情况后,迅速报告领导请求支援。巡警、刑警及辖区派出所民警立即赶来,将犯罪嫌疑人藏匿的住宅楼团团包围。见一切安排就绪,胡小辉带领禁毒大队民警果断采取行动,一举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麻古4.18克,并在现场搜出1支自制手枪和已上膛子弹2发、刀具3把。
不仅贩毒人员,有时连吸食毒品的人员也同样危险。吸毒人员容易情绪失控,整个人都处于亢奋状态,所以,接近他们时,胡小辉和同事们只能尽可能减少伤害。截堵、跟踪、抓捕、控制……胡小辉说,其实办理每一起涉毒案件的过程,远比电影精彩。
十八载的警察春秋,胡小辉一直行走在刀尖上,虽然身上已是伤痕累累,但他依然无怨无悔,用赫赫战果践行自己的入警誓言。
(记者 陈 希 通讯员 姜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