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例会制度五年工作回顾

2014-10-13 14:47: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五年,在路上

  ——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例会制度五年工作回顾

  □2009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97场次

  □五年来共发布司法文件48次,通报工作进展49次,发布案例总计393例

  □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四级法院中有2995家法院设立新闻发言人3281人

  五年春华秋实,五年耕耘不辍。自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实施新闻发布月度例会制度以来,全国法院新闻发布工作整体稳步推进。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工作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大胆创新形式,唱响主旋律,不断取得新进展,得到了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例会制度稳步推进

  权威信源广泛认可

  随着新闻发布例会制度的深入推进,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借助这一司法公开的重要载体,向社会提供充分、权威的信息,确保社会公众第一时间了解事实情况。2009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召开新闻发布会97场次,其中2009年召开17次,2010年召开15次,2011年召开17次,2012年召开15次,2013年召开18次,今年以来召开15次。

  毒品犯罪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每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情况,为相关专项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吴英案被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炒”,2012年2月14日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于该案的关切,表示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慎处理该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的表态信息被媒体广泛报道后,社会反响积极热烈,评价称“最高法对吴英案的公开回应必要和值得肯定”。

  五年来,在社会高度关注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伤赔偿、网络侵权、政府信息公开、征收拆迁等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都及时发布工作情况或典型案例,发出权威信息。2014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人民法院征收拆迁十大案例;2014年9月12日,公布了人民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方便社会公众了解相关情况。

  发布内容亮点纷呈

  议题设置效果显著

  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社会关切变化,积极丰富新闻发布会内容,及时发出权威信息,公布人民法院各方面工作的新进展。

  借助新闻发布会这一形式,最高人民法院积极设置议题,全面展示了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方面的成绩,五年来共发布司法文件48次,通报工作进展49次,发布案例总计393例。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社会公众一直高度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和3起相关典型案例。此后,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特点,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团中央、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编辑出版了彩色动漫书籍《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2014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面向未成年人公众开放日活动举行了该书的首发活动。2014年7月初,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又同步开展了“法在身边——送法进校园”专题宣传活动,全国25个省(区、市)近500家法院参与了活动。

  为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成果,使外国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我国法院司法公正公开的良好形象,2014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举办面向外国驻华使节主题开放活动。该活动有16个驻华使馆的25位外交使节参加,70余家中外媒体近百名记者参与报道。驻华使节旁听一起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会见了参加活动的使节并与他们座谈。这次活动赢得了驻华使节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赞誉。

  回应关切积极主动

  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创新新闻发布形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09年6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全国法院开展民意沟通工作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网民通过民意沟通电子邮箱提出的首批13个问题。同年12月23日,又召开“关于对网民意见建议答复情况及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开回答了民意沟通电子邮箱开通以后至当年年底收集的网民提出的31个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活动或事件,与其他部门、下级法院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2011年至2013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连续3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2013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了关于依法严惩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2013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了关于全国法院公布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情况的新闻发布会,通过走近审判一线,增强了新闻发布的现场感。

  从2013年5月开始,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全媒体”直播方式进行新闻发布,通过网络图文和视频直播、电视直播等形式进行实时在线信息传播。今年2月27日,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干预家庭暴力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首次邀请了网友参加新闻发布会,并首次设置了网友提问的环节;今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严惩毒品犯罪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邀请了腾讯网友参加,这是腾讯网发起的“带着微博走进新闻发布会”活动参与的首场发布会,有评论称这种与网友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网友有机会直接参与沟通交流,提升了司法公开和互动效果。

  制度建设日益健全

  聚合效应日益凸显

  2009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方面不断推进,先后建立了新闻发布例会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联络人制度、典型案例月度通报制度、法院系统新闻发言人信息网络公布制度。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例会制度的实施,有力带动了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意识的提升,“工作进展主动发布,群众关切积极回应”的氛围日益浓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例会制度的“辐射效应”也有力推动了全国各级法院新闻发布会制度建设,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四级法院中有2995家法院设立新闻发言人3281人,其中最高人民法院1人,各高级人民法院51人,各中级人民法院445人,各基层人民法院2784人。全国各高院均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如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薄熙来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李某某案等社会关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关法院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通气会等形式向媒体记者通报案件审理有关情况,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在2月、3月相继集中发布了两批共计18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自4月起又正式建立了典型案例月度发布制度。2014年以来,通过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共公布典型案例61起,有效彰显了人民法院不断推进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的鲜明态度。2013年11月2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多个官方微博陆续上线后,结合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之后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进行了微直播、微传播,满足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需求。(记者 罗书臻)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周强:提升新闻发布工作水平推进司法公开
·司法部新闻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培训班开班
·安徽省建立重点领域政府信息新闻发布机制
·上海市检察院举办新闻发布专题培训班
·山西 沁源县司法局微博落户省新闻发布厅
·江西:“新闻发布工作30条”发布 重大突发事件2小时内发声

·江西:“新闻发布工作30条”发布 重大突发事件2小时内发声
·最高检:加强新闻发布 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
·最高检:加强新闻发布 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
·新闻发布,推开现代化的一扇门
·新闻发布制度十年:面对新形势 争夺话语权
·新闻发布制度走过十年,面对新形势——新闻发言人 争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