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到城关派出所工作时,跟随一位年约50的老民警。师傅对我要求很严,我每次做笔录时,他都要仔细地查看一番。从格式到布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别字,他都要给我指出来,让我重新整理一遍,而那一个错别字,他都会像小学老师那样罚我写20遍。说实在的,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我觉得自己的日子简直是如履薄冰,做事变得特别谨慎。但跟着师傅一年多,我从未主办过一起案件,哪怕是一起小小的治安案件。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
那天该我们接处警,接班时间到了,可师傅还没来。带班领导喊住了我:“你师傅有事不能来了,今天接处警由你负责!”习惯了屁颠屁颠地跟随在师傅身后的我,突然失去师傅这个依靠,反倒觉得很不适应,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那时候手机的使用不像现在这么广泛,打师傅的传呼机他也不回,好像一下子“失踪”了一样。
这可怎么办?无奈之下,我只有硬着头皮先上了。接警、调纠,还带领两名新民警处理了一起治安案件。当我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笔录、呈批文书等报给所长审批时,所长一看乐了,他说:“到底是名师出高徒,今后你可以主办案件了!”
事后我才知道,师傅的那次“失踪”是故意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我的工作能力。而师傅对我严格要求,是让我能够在一次次磨砺中成长,从而更好地干好工作。
(河南省夏邑县公安局 宋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