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推进“法律七进”常态化实施为目标,通过抓准重点对象,做实重点内容,做新方法途径,做强媒体宣传四项措施,带动全民学法用法,不断筑牢依法治市的法治根基。
抓准重点对象,确保“法律七进”整体实效
通过抓住机关、学校、乡村、社区等“大头”、“重头”,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整体推进。一是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推进法律进机关。组织各级中心组(扩大)依法治市专题学习,开展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会前学法,市委党校开设依法治市实施纲要专题培训班,启动全市法治大讲堂?公务员学法专场、少城讲堂等,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系列法治培训。二是以争做学法用法好儿童(少年、青年)推进法律进学校。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不同年龄阶段,在全市中小学和市属高校开展“争做学法守法好儿童(少年、青年)”宣誓、“法治课赛课”等活动。实现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全覆盖,对中小学周边治安环境进行集中治理,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打造依法治校示范校园。三是以实施法治大讲堂“7+3”计划为载体推进法律进村(社区)。在全市3440个村(社区)统一设置法治讲堂、宣传栏、公告栏、意见箱、法制报架、法制图书角和法治电影播放日,重点培育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志愿者、法治文艺小分队三支队伍。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律师制度,每个村(社区)均建立法制辅导站,推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每户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每个村民小组负责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
做实重点内容,增强“法律七进”针对性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重点分类别组织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一是以圈层实际为出发点开展“菜单式”普法。完善全市普法讲师团,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基层普法。在一、二圈层侧重安全生产、劳动争议、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法制宣传教育;在三圈层侧重基层民主、土地征用、承包地流转、婚姻家庭等法制宣传教育。二是以依法信教为主题开展法律进寺庙。组建寺庙法制宣传队伍,以僧尼依法信教、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为重点内容,每月送法进寺庙,向僧尼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赠送普法手册等法制宣传资料。三是以依法经营为主题开展法律进企业。以法律服务为依托,组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工作队,协助政府为国有平台公司进行重大项目法律风险评估,组织律师进工业园区,围绕依法生产经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82次。
做新方法途径,促进“法律七进”落地生根
坚持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法律七进”。一是加强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已在全市密集的公共区域,建成各类法治文化基础设施4184个,今年新立项启动法治文化广场23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6个,其他固定法治文化设施492个。二是开展融入生产生活的普法活动。以普及法律常识为目的,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各单位在职人员学法用法热情。以法治评论、维权指南、生活案例为主要内容印发普法读物,做到接地气、贴民心。三是深入基层开展现场普法。在全市统一开通 “普法直通车”,组织30名普法能手和613支4600人的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现场说法释法活动。
做强媒体宣传,提升“法律七进”社会影响力
坚持借用媒体优势,不断拓宽“法律七进”渠道。一是打造传统媒体普法阵地。在市级四大媒体统一开设“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成都”普法阵地,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开设“998法治大讲堂”普法节目,在各区(市)县电视台、报刊全部开设了定期的普法节目和专栏。二是突出法制宣传品牌栏目。协同相关市级部门,在成都日报开设平安成都、法治成都、成都警察、司法行政专版,在《新城快报》开设“法治大讲堂走进地铁.讲故事说法治”专版,在成都电视台打造了谭谈交通、张嬢逛街、师兄说法等一批法治品牌节目。三是发挥新兴媒体传播优势。全市开通普法网站58个、手机平台28个,开设以政务微博平台“法治成都”为代表的法治类政务微博41个,其中“法治成都”微博粉丝数达18.5万人,开通手机应用软件“法律服务一点通”,开展手机短(彩)信普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法律七进”渠道和阵地。
(谢咏 芮靖)
·四川甘孜:完善便民措施 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四川珙县:检方与司法局社区矫正信息联网
·四川甘孜:加大“三大平台”建设务实推进阳光司法
·四川成都市司法局昨举办今年首期“法治大讲堂”
·四川成都市司法局昨举办今年首期“法治大讲堂”
·四川:射洪司法局机关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四川:射洪司法局机关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四川邛崃:法院开讲“司法能力”100干警提升水平
·四川巴中:全面推行“阳光司法”
·四川成都轻刑快办 推进司法改革的成都实践
·四川泸州中院:打造“可视”司法公正
·四川彭州市司法局党组班子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