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法院全方位直播社会关注案件

2014-10-09 08:22: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全方位直播社会关注案件不回避不遮掩

  北京法院官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今天上午9时,‘@北京朝阳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北京尔玛天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被告人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卢梅非法经营一案。届时我们将对庭审情况进行微博播报,敬请关注!”

  8月14日8时47分,“@京法网事”的一条直播预告吸引了大批网友关注。截至当天21时44分,“@京法网事”与“@北京朝阳法院”联动发布25条微博,以图文的形式详细记录了该案庭审全过程,并对庭审看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让所有关注案件的人第一时间掌握审理情况。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安凤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作为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的“@京法网事”,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做司法公开的透明平台。成立一年多来,该平台已接连对李某等人强奸案、大兴摔童案、首都机场爆炸案、“秦火火案”、李代沫容留他人吸毒案等多起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案件进行了微博直播和播报,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杨秀宇一案,因其炮制了“郭美美炫富”、“僧人后海船震门”、“干爹888万带我包机伦敦看奥运”等一批网络热点事件而广受关注。

  此次直播,“@京法网事”不仅对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关键庭审环节,全部以图片、长微博的形式进行详细反映,同时还对庭审重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使得庭审内容一目了然。

  “法院开通微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司法公信度,所以发布权威准确信息是微博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北京高院新闻办主任郭京霞说,庭审直播只是“@京法网事”4类25个栏目板块中的一个,除此之外,回应群众关心的法律热点事件、解读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都是重要的发布内容。

  在李某等人强奸案最初发酵之际,有网友发微博称:“今日快报,京城轮奸案主角李某被朝阳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两个月,缓刑1年,各位有何看法?”这条微博很快进入到“@京法网事”微博管理员的视线。

  这么重大的信息怎么由一位网友率先发布?是真是假?管理员迅速与朝阳法院进行核实,经确认,这确是一条虚假消息。当天中午,“@京法网事”便予以回应:“经核实,网传‘李某被朝阳法院判刑’一事消息不实。”

  而在丁书苗案的直播过程中,有网友质疑,为何丁书苗可以戴帽子上法庭?很快,“@京法网事”便做出回应:“鉴于丁羽心(即丁书苗)做过两次开颅手术,头部怕冷,法庭允许其戴上帽子。”

  郭京霞告诉记者,管理微博过程中,网上有关法院和案件的信息以及网友对微博发布内容的评论,他们都非常关注。特别是对不实消息和网友的合理质疑,一定要有所回应,只有及时传递出权威声音,才能避免产生错误的舆论。

  今年4月17日,“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案在朝阳法院公开宣判。宣判后,“@京法网事”同步直播了审判长吴小军、合议庭成员法官李晓在北京法院直播网的直播访谈。访谈中,法官对该案涉及的罪名、定罪处罚的理由、量刑的考量等均进行了解读,同时对网友的提问也一一予以回答。这一安排,不仅让大家对“秦火火”一案为什么这么判没有了疑问,同时还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除了权威发布,全市各个法院的工作动态、便民服务信息、优秀法官事迹、法官文学作品等,全部可以通过“@京法网事”微博了解,而数千条普法宣传信息则让广大网友与法律有了“亲密接触”。

  安凤德告诉记者,下一步,“@京法网事”将不断探索微博发布规律,研究回复特点,把握沟通方式,切实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微博网站相辅相成、网上网下互动频繁、全媒交互立体多维的新闻宣传和公共关系格局。(记者 黄洁)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北京延庆: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创新发展
·北京延庆司法局举行儒林司法所新址揭牌仪式
·北京昌平支队党委强化队伍思想
·北京公安局召开第四次党委扩大会议
·北京:“三个坚持”做好多元化矛盾调解
·北京东城公安分局开展重点地区治安整治行动

·北京东城公安分局开展重点地区治安整治行动
·北京密云基层党建全程记实助党建工作科学化
·北京通州举行文化行业应急演练
·北京:96项隐患“销号”
·北京密云司法局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活动
·北京密云司法局举办法治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