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甘肃省庆阳市创建“5+1”模式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以来,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认真贯彻“进村入户访民情,畅通渠道听民意,立足职能解民忧,办好实事忠民生”的工作原则,走村入户,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民间纠纷。他们用真诚的态度、亲切的笑脸、耐心的解说,迎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赞许,将司法行政工作室变成了司法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谈心室”,化解了矛盾,拉近了干群距离,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是走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近年,婚姻家庭纠纷、相邻纠纷、宅基地纠纷、医患纠纷、异地扶贫搬迁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纠纷在农村逐年增多,一部分群众由于欠缺法律知识,又没有经济能力寻求法律帮助,权益处于无法保障状态。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建立以来,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抽调精通法律知识的业务骨干,走村入户,上门宣传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告知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获得免费救济的途径……。从群众不信任,甚至拒绝接受到自觉学习、上门咨询,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权利意识。
二是摆摊设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逢集市在乡镇、村街道设立法律咨询点,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已经涉及诉讼的案件主动告知群众办理免费代理手续的途径,并积极联系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代写诉讼文书,代理出庭应诉。至目前,全市各司法行政工作室、工作点已为基层群众提供涉诉讼案件法律咨询500多起,代写法律文书400余份,代理出庭应诉100余件,解决了人民群众告状无门,打官司难的问题,迎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是驻村蹲点,开展人民调解。始终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的工作宗旨,和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组成人民调解工作小组,主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对于排查出的纠纷和群众要求化解的纠纷,认真倾听、耐心调解、讲法析理。至目前,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728起,调处成功10405起,有效缓解了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司法行政工作室创建至今,历时6个多月,各项工作及制度还处在努力探索阶段,但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如今,走进村委会,不再是门庭冷落,因为有了司法行政工作室,我们听到的是矛盾双方的争吵声,人民群众的倾诉声,司法工作人员的讲解声和欢笑声!
·甘肃庆阳市首家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挂牌成立
·甘肃庆阳正宁:QQ警务室 拓宽便民服务渠道
·甘肃庆阳中院上半年审判质效指数和裁判文书上网率全省第一
·甘肃庆阳中院:培训新任人民陪审员
·甘肃庆阳司法局创新普法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委政法委督查区公安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委政法委督查区公安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甘肃庆阳市检“三措施”确保“即知即改”
·甘肃庆阳市院检察长谈心谈话征求意见建议
·甘肃庆阳:"阳光调解"让"东方之花"更绚烂
·甘肃庆阳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服务便民接待活动
·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法院突出四个建设打造“三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