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汪勇:群众有事总是随叫随到

2014-09-30 08:48: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将把这次入选候选人作为动力、作为起点,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教育培养,回报战友们的帮助鼓励,回报社区群众对我的深情厚谊和鼎力支持,当好人民群众的儿子。

    8月14日,陕西省西安市咸东社区的一家川菜馆突然起火。菜馆位于居民楼的一层门面房,楼上住的都是老人,一旦火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接到群众的电话后,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汪勇二话不说就赶往现场。菜馆厨房里有一个被烧得滚烫的煤气罐,随时可能爆炸。不等消防车赶到,汪勇拎起灭火器朝煤气罐喷去,然后冲进浓烟中,将这个“定时炸弹”搬了出来。此时,汪勇的双手已经被烫出大片水泡,头发、眉毛被燎着,脸被熏得像黑人一般,警服也被烧出好几个洞。

    尽管汪勇担任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但咸东社区的群众还是习惯一有事就给他打电话。算起来,这是汪勇在咸东社区工作的第8个年头了。

    辖区五个小区去年实现“零发案”

    2007年,汪勇从部队转业来到韩森寨派出所。他负责的咸东社区是派出所辖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社区。因为社区被几个大的城中村包围,治安形势比较复杂。

    汪勇利用社区党建平台,成立了由26名驻地单位领导、保卫干部等组成的治安防范联席会,在29个小区建立了治安值班室,组建了由173名社区党员和离退休人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和65名小区保安组成的专职安防队以及150名群众参与的治安信息反馈队伍。汪勇还自掏腰包购买了360多个门窗报警器,免费分发给社区楼层较低、位置偏僻的住户。无论值班与否,他都坚持夜间甚至后半夜到社区转几圈。

    除了加强各种人防、技防措施,汪勇特别关注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和吸毒人员。在他的台账里,记录了这些人员的个人情况、家庭住址、家属的联系电话以及有什么难处等。

    前几年,汪勇将吸毒人员杜某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可仅仅过了两天,他又起草了一份报告,请求上级让杜某回家。原来,汪勇在走访时发现,杜某的妻子即将临产,她和杜某的母亲住在一起。冬天水管冻住了,她们用水得到别处去提,这可难住了两人。她们表示,如果放杜某回来,她们一定配合民警工作。

    杜某回家后,汪勇即使哪天没去他家,也一定会打电话,向他的家人打听他的情况。杜某会开车,可别人信不过他,不好找工作。汪勇给他出面担保,帮杜某找了份拉汽车轮胎的工作。此后,汪勇又推荐杜某去驾校当了教练。如今,好几年过去了,杜某不仅没再复吸,还成了汪勇的信息员。

    像杜某一样,咸东社区的十几名吸毒人员每周都会给汪勇打个电话,报告自己的行踪,每月还会由汪勇领着去做一次尿检。有好几名吸毒人员已经告别毒品多年,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在汪勇的努力下,咸东社区成为韩森寨派出所辖区里可防性案件发案最低的社区,有5个小区在去年实现了“零发案”。

    困难群众有需求,他总是随叫随到

    咸东社区有实有人口1.6万人,汪勇坚持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生活困难必到、发案必到等社区警务工作多个必到。社区有数十名年老独居、长期有病的孤寡、空巢老人,他坚持每月看望一次,节日里为老人送去慰问关怀。

    对社区里的困难群众,汪勇倾注了很多关爱。他们有什么困难,汪勇总是随叫随到。

    黄金顶今年50多岁,无儿无女,自己半身不遂,是社区里有名的困难户。黄金顶年轻时曾多次因赌博等问题被公安机关处理,有人说,他把日子过成这样是罪有应得。可汪勇却不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黄金顶孤身一人又行动不便,汪勇只要有空儿,就会替他买饭、打扫卫生、倒垃圾。黄金顶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已不能收看,汪勇便把自己家中的一台旧电视送了过去。

    几年过去了,那台旧电视又不行了,只能看两三个频道。去年春节前,汪勇决定给他买一台新电视。怕妻子不愿意,汪勇专门领着妻子提着水果去看过黄金顶一次。汪勇的妻子心软,黄金顶日子过成那样,她看了也挺难过。汪勇再去买电视,就不用背着妻子了。送去新电视后,汪勇还把卫星天线给他送去、装好。

    王伟老家在安徽省临泉县,是个做防水的农民工。王伟在租房子时遇到了汪勇。汪勇态度友好地问了王伟的情况,临走时,还给了王伟一张“警民联系卡”,让王伟有难处给他打电话。

    王伟还真有难处,他的儿子开学要上小学3年级,想从老家转到西安来上。咸东社区有个咸宁小学,可学校不收插班生。何况,王伟一家户口又没在西安。王伟没想到,他试着跟汪勇说了这事儿后,汪勇带着他找了几次校长,最终把这事儿办成了。“汪哥让我改变了对警察、甚至对这座城市的看法。现在,我已经打算在西安扎下根来。”王伟说,他一直想请汪勇在饭馆吃顿饭,可汪勇坚决不肯。

    积极乐观面对家境贫困

    尽管获得各种荣誉,但时至今日,汪勇仍是新城分局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他至今在西安买不起房子,一个人挣钱,要养活一家3代5口人。全家人每月省吃俭用,也只是略有节余。

    汪勇租的房子在韩森寨派出所对面的一个小区里。一间30余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两半,汪勇和妻子住半间,母亲和儿子住另外半间。一张架子床,16岁的儿子睡上铺,70多岁的老母亲睡下铺。汪勇家的柜子、饭桌和儿子学习用的桌子,每样都是50元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厨房灶台上放着的一台单开门小冰箱,是转业前部队一位老领导送他的。多年来,母亲一直跟着汪勇生活。为了贴补家用,老人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医院、超市做保洁员。

    在4个兄弟中,汪勇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弟弟都在打工,日子过得艰难,给父母养老的担子差不多全落在汪勇一个人身上。汪勇转业时,部队发了8万余元安家费。别的战友开始按揭买房,但他不敢花这个钱。汪勇的父亲从年轻时就有肾病。多年来,老人能忍就忍,等实在痛得受不了,到西安一检查,右肾已经坏死,左肾也有多颗结石,输尿管堵塞。汪勇把父亲送到医院,一天就得花费五六千元,没等到做手术,就已经花掉了3万余元。看到账单,父亲说什么都不肯再做手术,硬是从医院搬了出来。后来,回到家乡后,老人还经常在电话里叮嘱汪勇,不能为了钱犯错误。

    前两年,新城分局领导协调一家慈善机构,给贫困民警家属提供了60万元的资助,汪勇的父亲得到了1万元的资助,解了燃眉之急。“组织这样对待我,我怎么能不好好工作呢?”汪勇说。

    声 音

    汪勇的身上体现了优秀民警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坦荡无私的职业操守和高尚情怀。希望他的精神能够感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局长鲁鸣

    汪勇当了先进以后,一如继往地谦虚谨慎。我也要像他那样朴实做人、踏实做事。

    ——韩森寨派出所民警张景辉

    认识汪勇8年了,他说“随叫随到”,真是能做到。我们家有什么事,只要他知道了,一定来帮忙。他就像是我们家的孩子一样!

    ——咸东社区居民、退休教师陈群燕

    (记者 胡 杰)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