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来稿选登

贵州省剑河县创新工作机制推进法治剑河进程

2014-09-29 15:19: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贵州司法行政网 

近年来,贵州省剑河县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先导,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认真实施依法治县规划,创新推广“三化治理.温馨调解”剑河经验并已经成为全省、全州推广经验,全面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法治剑河”、“平安剑河”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2013年安全感98.03%,居全省第7位,全州第3位;政法机关满意度97.84%,排全省第五位,全州第一位。

建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剑河县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设立常年办事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剑河县2011—2015年依法治县工作规划》,各级党委政府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县人民政府将普法宣传经费、法治县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照20万元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为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各乡镇、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协同配合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机制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多措并举 多渠道多形式丰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民歌普法”机制,利用山歌这种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为载体,将行政性的普法转变为娱乐性普法,科学利用当地山歌在群众中的普及面和影响力,把法治内容植入山歌,用唱山歌的方式普及和宣传法律;利用民族节日“二月二”、“六月六”等活动,开展苗、侗、汉民族语言山歌竟唱、对唱宣传普及法律。通过各种山歌演绎活动,把学法守法、文明新风、积德行善的法理、道理和情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水平和道德水准。

2014年6月利用“中国.贵州.剑河仰阿莎文化节”为契机,成功举办六五普法民歌大赛,吸引观众50000余人现场观看和参与互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普法直通机制,创建“法律门诊”,在各乡镇配备法律宣传直通车,走村进寨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为群众开展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现场普法,实现法律服务、普法工作与网格直通;建立“菜单普法”机制,编印“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普法读本”1-5套共50000册,用于城区居民、乡镇村民、林区林农和学校未成年人等群体进行法律宣传。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了县一级普法菜单、乡镇二级普法菜单和村三级普法菜单,组建法制教育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同时开设法制函授班、QQ群普法,让干部群众自由点菜学法,由法制教育宣讲团成员到点普法。建立牵手普法机制,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宣讲,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编印简单法律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将其分发给学生带到家庭中去,让学生和父母、监护人进行互动,然后再将做好的试卷交回学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了中小学生和父母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建立驻村法律顾问机制,由县法治办、司法局组织司法干警、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深入农村与全县各村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并发放法律援助便民卡,免费为行政村、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和普及法律知识;建立短信普法平台,县法治办司法局开通“短信普法”平台,定期向全县领导干部发送依法治县宣传短信,建立“网格普法”信息平台,随时向全县移动用户发放普法信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普及法律的格局,让全社会学法、守法、尊法、惧法。

强化阵地建设,部门多管齐下 一是在乡镇、村居建立“农家法律书屋”,把县司法局编印的普法资料、法律书籍等供村民在农闲之余借阅学习。二是依托人口计生文化长廊建设,丰富《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农村适用法律的宣传内容。三是成立县“菜单普法”宣讲团,抽调政法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县委党校等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和教育骨干30余人,治作涉及农村、部门和学校的法律宣讲资料,由需要单位进行点菜学法,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利用苗侗地区喜歌好舞的优势,组建农村“带不走的法律文化宣传队”,走村窜寨宣传法律知识。五是县司法局建立有“剑河县司法行政普法网站”、“剑河司法行政微博”供公众流览法律常识,乡镇司法所建有农民工QQ普法群,为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剑河网》建立有“平安剑河”普法栏目,供公民在网上点击学习法律知识,利用“剑河手机报”向全县用户宣传法律和普法工作成果。六是在县电视台建立“平安剑河”栏目,专门制作播出全县普法和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成为剑河电视台的重点节目。七是在《今日剑河报》开辟有“公正司法为人民”和“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固定专栏,专门刊登报道全县普法司法工作经验和成绩。八是在重点学校组建普法志愿宣传队,利用课余时间宣传学习法律,增强师生知法守法意识。九是南明司法所利用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特殊的法律志愿宣传队,23名社区矫正人员由罪犯身份转换为法律义务宣传员,成为南明集镇的一道亮丽风景。

加强职能联动,职能各显其强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营造大普法大治理氛围。县法院结合依法治县实际,立足审判职能设计,创新调诉对接机制,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依从以人为本,实行民事案件、刑附民案件诉前调解,实行适案必调,以案释法,调诉结合。对无法达成调解的案件及时引导进入司法程序,快速挤压案件发酵空间和时间,有效减少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检察职能过程中,落实“职务犯罪预防联络”机制,在各乡镇、县级机关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对接工作,利用“菜单普法”机制,到各机关开展“预防腐败与职务犯罪”法律讲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县公安局与司法局联手,进入看守所,开展“菜单普法进高墙”活动,面对面接受在监人员的法律咨询,释明他们内心的法律困惑。县综治办结合矛盾纠纷化解实际,建立矛盾纠纷“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普法于行,释法于心,有效整合政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调解优势,实现全县矛盾在一线就地化解。

推进依法治理,实现无围而治 创建两大网格八张网络的立体防控体系,实行两大网格的网格化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和治安监管信息化。建立社区、组片、户邻组建的三级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实行“以房管人”和“以业管人”。建立移动网格联防三级过滤平台,快速应对末端报警信息处置,实现三级快速响应联治。织牢“打击整治、治安巡防、群防群治、视频监控、情报信息、出城过滤、民生亲情和法律服务”八张网络,强化治安防控社会化,推进了法律八进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拆掉县城所有围墙并实现县乡无围而治。2011年以来,通过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县共立刑事案件1344起,破案745起,破案率为55.43%,刑事发案逐年以5个百分点的比率下降, 2014年破案率达60.39%,居全州之首。2011年以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全州前列。

推行温馨调解,法理由心入情 着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建立“十心六法”工作机制。以“精心、用心、细心、关心、虚心、诚心、倾心、公心、恒心”为桥梁,在三大调解机构中以家居形式建立起温馨调解室,实行矛盾纠纷温馨化解,柔性消化。推行“梯次调解法”,在三大调解中设立四道防线通过四道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在少数民族乡镇和村寨,依托民风民俗,实行“民俗调解法”,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牯藏调解、民歌调解、合约调解、家族调解等形式,化解民间纠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行“五老调解法”,聘请859名“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和两代表一委员为各级调解室的特邀调解员,由矛盾双方选择进行调解,调成率达到98%以上;实行“专家调解法”,根据行业纠纷的特点,组建移民安置、山林土地、交通肇事等八个专家组,专门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重点信访积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推行“流动调解法”,政法各家采取“农家法庭”、“田园法庭”、“流动调解室”“法律援助直通”等形式,深入一线开展“流动调解”,两年来,1568件矛盾纠纷在一线直接化解。实行“联动调解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组建调诉对接中心、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行政机关巡回法庭、警民联调室,落实委托调解和司法确认等工作办法,把“各自为战”扭成“组合联动”,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2012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00余件,化解率达96%。2014年1至7月,乡村和部门的调解成功率为100%,没有向县级层面上交矛盾纠纷。

推动法治创建,实现全民同治 在开展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的同时,县法治办强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增强,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已然形成。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了城市建设和民生建设;通过开展“民主法治创建”,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县治理。涌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太拥镇昂英村、小康新农村柳川镇加禾村、草锁房门的革东镇平安屯州村、无人售菜的久仰乡集市、无锁谷仓的久仰乡基佑村等。

2012年以来,剑河县先后获得“全省法治创建先进集体”、“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和谐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人民过着幸福详和的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升,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以年超亿元增速增长,剑河进入历史以来的最好发展时期。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贵州镇远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民主法治进程
·贵州政法委书记:为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法治保障
·贵州政法委召开会议分解落实法治贵州建设
·贵州息烽:城乡遍开“法治花”
·贵州铜仁:努力推动平安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法治是实现贵州同步小康的基础和保障

·法治是实现贵州同步小康的基础和保障
·贵州“法律人”要为推进法治贵州建设做出新贡献
·贵州召开推进法治贵州建设研讨会
·贵州习水县创建全国法治先进县侧记
·积极传递正能量 共筑法治贵州梦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3)》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