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来稿选登

甘肃敦煌市平安建设三大成果惠及民生

2014-09-29 10:20: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长安网 

科技元素破“瓶颈” 体系防控补“盲区” 特色调解闯“禁区”

--敦煌市平安建设三大成果惠及民生

核心提示:平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围绕十八大以来对深化平安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敦煌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切入点,从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敦煌入手,完成了平安建设从传统到数字,从数字到智能化的大飞跃,以“智慧敦煌”为核心的配套信息化“智慧”体系已经逐步成型,尖端科技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多层次、全覆盖的防控体系集技防、人防、物防、网防、联防于一体,“铜墙铁壁”让国际旅游名城的平安系数不断升级,特色化“智慧普法”通过多样化、全覆盖的信息平台承前启后,奏响了平安敦煌的和谐之歌,这些方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已经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平安成果惠及于民,取得了不俗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反馈。

“智慧体系”逐步成型 尖端科技服务社会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早在2012年筹建的“智慧敦煌”项目作为西部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如今已经完成了“飞天”云计算中心在内的核心内容及配套的多个子项应用并投入使用,智慧城市的“卫星”体系初步成型。今年4月,敦煌市委、市政府更是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智慧敦煌的实施意见》的指导文件,并在市住建局成了“智慧敦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项目推进实施提供控制性规划,成功获批为全国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与此同时,敦煌市将“智慧敦煌”项目作为提升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内将项目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到各单位的目标责任书中,对外与清华同衡、中国华为等大型网络信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逐步功能化、智慧化的平安提供更广意义上的平台。

“智慧城市”的特征之一表现在对信息更加充分的共享和发掘。在项目建设初期,敦煌市就认识到了各部门单位独立的信息系统,会造成信息资源重复采集、互不共享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而“智慧敦煌”的集约化建设、系统互联和资源共享设计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一平台一数据库一网络两中心”五大基础工程为框架,敦煌市网络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飞天”云计算中心其数据存储量已经达到了2.6pt,依托公共交换平台,以建设人口、法人、地理、房屋、经济五大基础数据库和全市162家单位的行业数据库为基础,建设的敦煌智慧城市信息承载专网将网络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覆盖面广、传输能力强的广电光纤网络,有效降低了信息化资源的运维成本,2014年初,敦煌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邀请百度、携程、慕真羽裳、电信万维、浙江深大等公司多次召开项目论证会,通过这种形式将民政、教育、卫生、执法及各乡镇与企业对接,制定了智慧民政、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一系列建设方案,定位清晰、服务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方案将科技元素融入到各个民生领域,其叠加效应全面提高了敦煌市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水平。

以“智慧敦煌”为基础,敦煌市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化优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指挥中心、便民呼叫中心一大三小数字服务平台。由政府主导投资的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于201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整合规范了全市人口、房屋、法人等数据库,设立了数据汇总分析、辅助决策、日常办公等近二十个功能模块,通过市、乡、村三级社会服务中心和便民呼叫中心,对各级上报事件进行交办、转办和督办,让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便捷,市民服务中心整合了政务服务之外的职能单位功能,为群众提供包括信访咨询、法律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公共就业服务、水电暖缴费等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事项;社会管理指挥中心整合了公安、交通、城管、运管、安监、食药监等部门的指挥管理职能和城管智能管控、交通智能指挥、治安智能监控等10个分中心,利用监控大屏、“三维数字”仿真模拟技术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各类社会事务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便民呼叫中心开通了12345呼叫热线,整合了全市服务类热线,受理群众求助、咨询、投诉、建议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信息的共享协作和系统的配合应用,提升面向公众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铜墙铁壁”拱卫平安 防控体系服务社会稳定

6月5日凌晨2点,敦煌市110接警台收到群众报警,一名醉汉正在文昌北路打砸路边车辆盗取车内财物,警情第一时间信息中心发送出去,正在附近街区执行巡逻任务的巡防组迅速赶到事发现场,不到5分钟,满身酒气的嫌疑人被抓个正着并被送到附近派出所。全面防控、快速反应,近年来,敦煌市以国际旅游明星城的定位全面提升大巡防水平,积极构建以城区巡防、单位自防、小区群防为重点,以十支队伍为核心,以技防建设为支撑,以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为抓手的“点线面相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大巡防体系,政府、社会、企业广泛参与,人防、物防、技防多元互动,社区、单位、路面全方位治理的防控格局如同一道“铜墙铁壁”,确保了敦煌市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2014年,敦煌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综治、公安、教育、住建等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大巡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敦煌市“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与各乡镇、所有的单位签订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建立治安形势会商制度,在工作措施上形成合力,同时在财政上不断向防控体系建设倾斜,每年投入100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补充社区保安、巡警大队等治安辅警等补充力量,投资大量资金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协调接入公共部位、重点场所视频监控,最大限度的加大防控体系建设投入。

敦煌市应急指挥中心将公安、交警、城管、住建、运管等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的整合和共享,统一监控、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构建起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平台,通过科学整合职能,优化警力配置,形成上下贯通、多警种联动的巡防工作机制。

在“面”上,指挥中心对重点区域、路段和时段进行网上监控巡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街道巡防工作进行指挥调度。

在“块”上,敦煌市全面推广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全市划分为9个镇级网格、64个村(社区)网格、456个基础网格,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社会问题联治、管理工作联动、平安建设联创、公共服务联抓等六大机制,把管理、服务纳入各级网格中,全市456名基础网格管理员,925名网格格员,32名警务督导员,487名警务员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确保了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施行;

在“区”上,按照城区居民居住、机关单位等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治安责任区,合理安排警力,实行错时轮值制度,坚持全天候屯警街面,有警处警、无警巡防,责任区民警对人员密集、治安复杂区域和场所实施定点管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查处治安问题、督促落实防范措施。

在“线”上,为全市981辆出租车、406辆旅游营运车、86辆农村班线车、41辆公交车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交警部门24小时值勤、巡查、堵截,重点查控各种可疑车辆和人员,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安隐患。

在“点”上,按照“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指导督促各单位设立内保机构,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治安保卫责任制,逐步健全单位保卫机构,充实专职保卫力量,全市215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立内部保卫组织183个,从业内部保卫人员达到526名,金融、商业网点、宾馆饭店及旅游景点保安人员411人,居民住宅楼院门卫354名,学校保安48名,有效堵塞了治安防范中的漏洞和问题;在“突”上,组建急处置队伍,配备防暴器械、通讯器材、防护器具,加强实战技能演练,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和快速处置,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巡防机制,有效提升了敦煌市整体防控水平,广大游客和市民安全感显著增强,截至7月底,敦煌市共立刑事案件53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2%。

“多重载体”实时互动 智慧普法服务社会和谐

QQ、飞信、微博、微信、普法网站、移动短信平台,在“智慧敦煌”云储存、云计算的技术基础上,敦煌市创建了一个纵向链接市、乡、村、组,横向贯通部门、单位的信息化、智能化法治互动体系,覆盖全市110多个部门单位、9个乡镇、56个行政村、8个社区的“飞天”普法信息平台,以其特有的实效性强、覆盖面广、实时互动的多种优势完全弥补传统普法工作的不足之处,全新的普法模式已经成为“智慧敦煌”体系建设中独具特色的亮点之一。

今年年初,敦煌市委政法委依托“智慧敦煌”项目建设,面向全社会开展了“智慧敦煌”法律知识应知应会家庭版、酒店游客版、公众普及版的信息资料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将搜集的法治文化产品归纳整合起来,再融入敦煌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各种形式,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资料,通过“智慧敦煌”平台,直接搭载到智能电视栏目中,将法律知识免费送进千家万户和宾馆酒店,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足不出户,即可在电视上了解法治文化产品,71个执法部门、90部法律法规、181个视频讲座、1338张宣传展板等,营造了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真正使法制宣传工作深入千家万户。

除此之外,敦煌市在智慧家庭板块设立了“平安法治栏目”,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防邪、反恐、禁毒、防骗、防盗、自然灾害防范、交通安全、用电用水用火安全、舌尖上的安全、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依法纳税、急救常识、旅游常识、公民道德等28个方面的知识类、常识类、宣传公益类、警示提示类、技巧类等视频或动漫卡通法制宣传片250个,陆续录入“智慧敦煌”云计算、云储存中心,通过“智慧敦煌”平台面向全社会展开宣传。

如今,随着“智慧普法”的步步推进,敦煌市将信息化的普法方式融入到群众生活,在人流量、车流量大的鸣山北路旅游交通主干线,利用58个宾馆饭店、商铺等门头的LED显示屏和全市出租车车载电子显示屏,打造了“法制宣传电子一条街”和“普法宣传流动线”,102条法制宣传标语,每周五全天循环播放,每周更换一次播放内容,普法“一条街”和“流动线”的建成,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散步和观光旅游的同时,接受法治熏陶,收到了“出门见法、抬头学法、心中有法”的良好效果。

(通讯员 陶稷泽)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甘肃省敦煌市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宣告室
·甘肃敦煌市法院新任命28名人民陪审员
·甘肃敦煌市司法局深入推进法律服务“三进”活动
·甘肃敦煌市12345便民服务热线听民声解民忧
·敦煌市月牙泉镇司法所创办“普法”飞信平台
·敦煌市各乡镇以“法律赶集”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敦煌市各乡镇以“法律赶集”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敦煌市委政法委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观摩活动
·敦煌市法院妇女维权合议庭挂牌成立
·全省首次敦煌铁路护路办公室主任学习活动侧记
·甘肃敦煌市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敦煌市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城市网格化大巡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