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窗口权力清单做小把为民服务清单做大
宁夏政法机关改善“门面”服务群众
政法机关窗口单位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积蓄起来,必然侵蚀政法机关的群众基础。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加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用3年时间全面提高全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水平,从而推动全区政法工作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真正把为民服务贯穿于执法司法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执法司法工作细微处。
意见涵盖宁夏政法系统690个窗口单位,既包括政法机关基层派出机构、办事机构、接待场所,也包括各级政法机关面向社会公众或者当事人开放的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涉及从事窗口工作的人员共计3384人,占全区实有干警总数的22.42%。活动开展以来,窗口单位更加注重向便民方向延伸,直通百姓身边。
便民服务踏上快车道
“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
“我儿子过几天就要去美国了,今天才发现他的护照过期了,可他人还在北京,这事咋办啊?”近日,家住永宁县的一对夫妻来到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急切地询问窗口民警。
“本人必须回来亲自办理,因为要采集指纹和手写签名,您儿子回来后我们可以开辟绿色通道为他加急办理护照。”
“孩子回来就可以办吗?如果这样我们让他坐今天的飞机赶回来。”
“可以办,如果他能在晚上8点之前回来,我们也可以延迟下班等他。”听完民警耐心的解释和答复,这对焦急的夫妇心情总算平复下来。特事特办,为群众开辟“绿色通道”,是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方便了有急事要出国的群众。
公安厅窗口自2008年5月进驻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来,先后承担涉及厅机关7个业务处的29项行政许可、2项服务事项。在全国11个省级公安窗口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最多、业务最全。从去年开始,窗口每天延长工作时间近两小时,已有1万余名群众体验了窗口的延时服务。
作为涉及民生的服务大户,今年年初,宁夏公安出台了23项便民利民举措,全部涉及窗口单位,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简化入户登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入户;从2014年1月1日起,区内户口迁移实行网上一次性办理;在全区推行出入境证件就近跨市受理。另外,消防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时限缩短50%。
以群众需求为服务导向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解决老百姓对服务窗口的期盼和要求,是宁夏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建设的目标。
今年5月,银川市兴庆公安分局召开外来人员入户专题研究座谈会,就户口迁移中存在的问题对邀请来的外来人员现场答疑。通贵乡通南村村民代表马耀全提出,兴庆区很多外来人员无法享受当地城市社保、农业人口保险等相关政策。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兴庆公安分局一个月之内解决了掌政、通贵等4个乡镇所有外地因婚迁入本区人口落户问题。
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新村是宁夏中南部35万生态移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安置移民群众8000余人,多为回族移民群众。该村距平罗县城30多公里,群众到县法院打场官司,要通过两个收费站,今年8月,在审理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时,平罗县法院陶乐人民法庭将法庭设在村口的市场,前来观摩庭审的移民群众在警戒线以外认真旁听。把法庭开到移民村既减轻了移民群众的诉讼成本,又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走实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去年11月,银川市上前城地区检察院协调有关部门在银川市各监管场所安装维权热线电话30部。长期以来,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因救济渠道不通畅而使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热线电话的开通最大限度维护了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
宁夏自治区司法厅在社会保障卡中加载法律援助功能,实现一卡通用,持卡人在应用其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可在全区任何便民窗口、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等网点寻求相应援助服务。法律援助机构刷卡验证后,对符合援助条件的人员不再要求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情况证明等材料,可直接办理法律援助。既简化了程序,又可及时了解掌握全区法律援助对象底数,做到数据信息全区共享。
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把权力清单做小,把为民服务清单做大。
审车时限长,“黄牛”猖獗,考驾照人为因素多……一直以来,银川市民对银川市车管所服务质量不满意,倒逼银川市车管所转变服务理念——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去年6月,银川市车管所依托科技创新,在9家社会化检测站开通了机动车远程查验系统,实现了车辆检审验一站式服务。
银川市车管所远程查验中心主任陈永安介绍说:以前群众审车的时候,要经过三个环节,第一是到检测线上线,上线之后到车管所查验中心查验外观,再到业务大厅叫号。现在车主只需要到检测站点,在检测站一次性完成审验业务,与之前相比,每天最大工作量提升了38%,每天最高审验量由原来的1000辆提高到1380辆。
提高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借助远程查验系统,方便群众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检测不严、车辆检验不上检测线等违法违规检验行为的发生,避免了检验工作中的人为因素,从源头上保证了车辆安全行驶。
随着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便民服务在宁夏各级政法系统工作改革中得以实现:全区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窗口全面实施8项户口登记管理便民利民措施,提升公安机关户籍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全区检察系统大力推进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着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法院系统落实和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各项措施,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宁夏司法厅深入开展化解矛盾“千人万件工程”,打造半小时调解圈。
“窗口工作人员与群众天天见面、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是树立政法机关的威信、改善政法机关与群众关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宁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书记王雁飞在近日召开的加强全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推进会上强调,要通过整改落实来改善政法机关的“门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各级政法机关一定要把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通过办理的每一起业务、每一起案件,让广大群众真实感受到政法机关在变化、在进步。本报记者申东
·宁夏党委政法委、自治区综治办十五项举措积极回应政协委员提案
·宁夏全区加强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推进会召开
·宁夏政法系统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宁夏政法委召开2014年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
·宁夏检察长为三级政法干部作专题报告
·宁夏政法委开展主题宣传“时间都去哪儿了”
·宁夏政法委开展主题宣传“时间都去哪儿了”
·宁夏政法委号召全区政法系统向于军同志学习
·宁夏政法委号召全区政法系统向于军同志学习
·宁夏区党委政法委机关开展 “五有一好”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
·宁夏政法委举行“学雷锋互动交流活动”
·宁夏政法委召开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