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来稿选登

广东广州法院:非本人审理案件 院长将无批案权

2014-09-25 16:19: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9月24日上午9时,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宣布开庭。

第二审判庭是广州中院可供百人旁听的大法庭,法庭审判区庄严肃穆,旁听席上却仅有一名被告人家属垂头旁听。

与此同时,在第二审判庭隔壁的新闻发布厅内,来自包括3家日本媒体在内的几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正在紧盯着大屏幕,旁听案件审理实况。

法庭书记员按下了一个按键,瞬间,第二审判庭案件的审理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任意网络终端的即时观看。后台数据显示,不一会儿网页的浏览量已超过百次。

当日上午,与上述案件一同进行网络直播的庭审案件共有64件。其中,前13个案件由广州市两级法院院领导担任审判长,亲自“出镜”审理案件。

就在院长们忙着开庭的时候,几十名国内外媒体记者在“广州法院庭审直播网”快速浏览,轻松把13位院长审理的案件都“点播”了一遍。

这13位院长分别是:广州中院副院长廖荣辉、天河法院院长甘正培、越秀法院院长叶三方、白云法院院长邓淦华、从化法院院长姜耀庭、番禺法院院长何国雄、海珠法院副院长房小梅、花都法院院长曾醒萍、黄埔法院副院长曾建东、荔湾法院院长曾志伟、萝岗法院院长吴振、南沙法院院长吴翔、增城法院副院长罗锡翔。13名“院长法官”同时审案,在中国司法史上是“头一遭”。

司法改革

院长审案将会常态化

上午10时30分,广州中院第二审判庭的案件审理结束,担任该案主审法官的广州中院副院长廖荣辉随即现身新闻发布厅,向在场的国内外30余家媒体宣布:全新的广州两级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的网络带宽可同时容纳100件案件的庭审直播,目前首批开通88个直播窗口,其中包括广州中院全部64个法庭,及其他区法院法庭。

“这也就意味着,广州中院今后所有公开开庭案件,原则上将一律在网上直播。其他12个基层法院每家也有两个法庭参与直播,并且保证每天至少直播1件案件的庭审。”廖荣辉介绍说。

发布会上,廖荣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广州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和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平台的情况。

今年1—8月,广州法院已收案近20万件,同比增长11.38%,再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高效的诉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工作体制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上述大背景下,广州法院加快了司法改革和司法公开的步伐。广州中院和12个基层法院的院长、副院长亲自审理案件并进行网络直播,正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换句话说,就是法院院长要从批案回归办案。今年年初,广东省高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去行政化步伐,逐步取消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5月下旬,广州中院全面启动院领导和审委会委员亲自审理案件的改革,要求院长每年至少要办2宗案件,副院长为4件,其他院领导和审委会委员为6件。

廖荣辉介绍,今后,院长和审委会委员办理案件将步入常态化轨道,主要审理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存在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的、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意义及新类型的案件,为审判执行工作发挥指导性作用,让院长“归位”到审判执行业务,法院院长对非本人审理案件将无批案权。

司法公开

云技术让审案“触手可见”

说起“司法改革”,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比较高深莫测,然而广州法院用最形象和最直接的方法,阐释了何为“司法改革”——公开、公开,还是公开。

自2012年开始,广州中院就曾与其他网站合作,推出以“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为特点的庭审网络直播平台。此次新的庭审直播网是在原有平台上的“升级版”,最主要的变化是由“每天少量直播”变为“原则上要直播”,直播案件的数量因此将大大增加。

按照广州中院的规定,所有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原则上均应当进行庭审网络直播。这样算下来,中院每年的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约3000件,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外,保守估算也有超过2000件要直播。此外,每个基层法院每个工作日内须至少直播1件案件,一年算下来,也有超过3000件案件直播。

据介绍,广州两级法院的直播画面由“5加1”组成。广州中院和越秀法院等少数设备先进的法庭,还有语音识别功能,可以实现对发言者的镜头切换。

发布会上,笔者用笔记本电脑试验看到,当日直播的案件非常流畅,缓冲所用的时间很少。

“有在南京出差的同事刚刚打电话给我,他在手机上看了我们副院长的庭审直播。”一位法院工作人员还向笔者演示了手机上网看庭审直播,同样画面清晰、声音流畅。

“由院长带头大力推动,广州法院的信息化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广州中院宣传处有关人士介绍,此次开通的网络平台依托云技术解决技术瓶颈,因此才能实现在手机上流畅观看。

“司法一定要公正,公正一定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数字时代,还可以实现‘触手可见’!”上述人士说。据悉,广州中院今后还将通过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定时发布热点案件信息,并实现微信与直播平台的互嵌兼容,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观看直播。

■记者体验

“敏感案件”也有直播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登录广州中院官方网站,体验了“新鲜出炉”的全新直播平台。

在广州中院官网首页的右下角,记者点击“广州法院庭审直播网”链接,即可查看所有正在审理案件的直播。网页显示,案件不但可以看直播,还可以点播回看。

记者注意到,直播页面当中还设有二维码,庭审直播也可以通过“扫一扫”在手机上收看。2个小时之内,这个视频获得了133次点播。

记者随后又对广州庭审直播网的预告栏进行了粗略统计,发现除了番禺法院院长何国雄正在审理的一起受贿案,接下来3天内,还有不少职务犯罪等“敏感案件”都已预告将直播。广州中院新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开开庭的案件原则上一律网络直播,包括职务犯罪案件。

■专家观点

司法去行政化应内外同时进行

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近日在广州举行的研讨活动中,和法院有关人士就司法去行政化问题进行了座谈。贺卫方表示,各级法院、检察院去行政化是大势所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具体在稳步推进过程中,除了“去外部行政化”,还要“去内部行政化”,既要避免地方政府对司法活动的干扰,还要避免上一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办案的干扰。

贺卫方教授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目前,部分地市的试点改革正在进行,应避免在司法改革中把基层法院人财物的分配权集中在省高院这一级,可以考虑探索由省人大来接手这一职责。司法活动讲究亲历性,是审与判的统一。如果案件结果要经过庭长、院长层层审批后作出,会存在“不管谁审案,官大的说了算”的现象,这种“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因此,院长带头自己审案,对别人的案件取消批案权,是真正落实司法改革的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广州南沙法院力推司法改革建设法治新区
·广东广州花都法院需求导向力服务“零缝隙”
·广州海珠法院四项机制审理交通事故案件
·广东广州法院宣判17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39人获刑
·广州两级法院宣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
·广州法院宣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 39人被判刑

·广州法院宣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 39人被判刑
·广东广州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广东广州花都法院分级响应涉众型立案
·广东广州:12基层法院实现“一院一官网”
·广州南沙法院建立法官会商制度
·广东广州将争取在全国率先设立知识产权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