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积极探索创新,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走出一条新路子,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打下牢固基础。近两年,峄城区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区”和“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称号。
早在1999年,该区就探索实施了以“每村培养一名法律大专生村干部,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普法“两个一”工程。这一举措抓住村级干部和户两个层面的带头人,成为枣庄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突破口。2002年该做法在全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推广。
为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2013年以来,该区在全区科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村(居)党支部书记中建立学法、用法、述法、考评四项制度,并将学法用法情况与科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评定挂钩,与村(居)党支部书记星级评定挂钩,使学法用法变成“硬指标”。
“针对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我们建立社会力量接触联系机制,注重教育引导,重点解决失学失业问题,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峄城区司法局局长王其民说,在青少年普法方面依托司法所建起了“一室三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室,法制教育督导员、社会环境监督员、特殊人群帮教员),把有关部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职能整合起来,成为综合负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构,编织一张纵到底、横到边的校外“绿色防火网”。
在校内,峄城区坚持不懈落实学校法制副校长目标管理机制、落实学校法制教育责任制,选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校园法制宣传月”“校园法治文化节”、百堂法制课进校园等活动。
“庄户剧,讲法治,不是小事是大事,峄城创建法治城,法治管天又管地……”这是枣庄市峄城区庄户剧团正在演出的法制文艺节目《法在心中百事明》。目前,该区共有庄户剧团64家,吸纳“民间艺人”近2000人。演出将法律知识融入文艺节目,每年创作一批农村题材的歌唱、相声、小品、柳琴戏等法治文艺节目,深入村(居)巡演。(记者 席锋宇)
·山东枣庄峄城:创新多警联勤专职化成效显著
·山东枣庄:功模民警子女体验警营生活
·山东枣庄开展“民警当一天工人”活动
·山东枣庄交警到幼儿园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山东枣庄市政府召开全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进会
·山东枣庄:群众高兴地认领回自己被盗的电脑
·山东枣庄:群众高兴地认领回自己被盗的电脑
·山东枣庄山亭:巧用“加减乘除”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山东枣庄薛城协同作战严打经济犯罪
·[视频]山东枣庄跨省特大网络传销案告破
·山东枣庄经侦践行群众路线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山东枣庄泥沟派出所进村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